第五十章 一把辛酸泪(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小矿主生怕扫了老爷子的兴,赶忙应和着说:“是啊,你要多少给你多少。”说着,就把一捆百元大钞扔到了何阿姨的面前。

可何阿姨连看也没看一眼,便用脚踢到一边去了。

“呵,嫌少啊,那就再加一捆。”

然而,扔过来的钱又被何阿姨踢到了一边。

那小矿主连着扔了好几捆,都被何阿姨踢到一边去了。

“哎,我就想不明白了,你来这儿唱堂会,不就是为了钱吗?”小矿主瞪着一双困惑的大眼问,“那你说要多少,你就唱?只要能够哄的老爷子高兴,我有的是钱。”

何燕飞咬着牙,从牙缝里一字一字的挤了出来。“你给多少线也不唱!”

那小矿主一听就恼了,说:“要不唱,就滚***!”

何燕飞说话也不再客气,气愤地说:“这样晦气的堂会,老娘还真不愿意唱下去了。”说完便招集弟子们收拾东西走人。临走时扔下了一句话,差一点把那老东西气得背过气去。

“等老东西归天的时候,我们再来给他唱《送瘟神》。”

想到这里,柳欣梅的眼睛有些潮湿了。

一说起作家艺术家,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那些耀眼的明星们。其实,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文艺工作者,根本就不能和那些明星们同日而语。像何阿姨这样的艺人们,可不是一个两个。他们不仅生活艰难困苦,社会地位也极其底下,但还必须要为生存而苦苦地挣扎。

就说那位已经白了头发的窦大爷吧,他可是八十年代的当红作家。一部长篇小说《远山在呼唤》,曾经在长城内外引起轰动。可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创作观念早已跟不上流了。尽管他勤奋笔耕,创作不止,可他写出来的东西,却再也出版不了了。因为出版商谁也不想出那些正统的却又不好卖的东西。

于是,窦老先生只好写络小说。可他写的那玩艺儿,又有几个读者喜欢看啊?再说,他也根本不懂得络小说的写作规则。不能及时更新不说,一上传就是一节上万字,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点击。

那一天,柳欣梅看到窦大爷领着老伴儿和一群子孙们,兴冲冲地往外走,便问:“窦大爷,这是干啥去啊?”

还没等老爷子回答,他的老伴便抢着说:“你窦大爷在上写的小说,点击量已经突破一千了,俺们上街找个小饭馆给他祝贺祝贺。”

窦大爷还高兴地对柳欣梅说:“我的小说,还有人给我点赞送了一朵花呢。”

柳欣梅听了,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窦大爷的那一朵花,还是她给送的。

这些可敬又可怜的老一代文艺工作者啊,你们怎么能够理解,又怎么能够适应这个变迁飞越的时代呢?

坐在那里做会议记录的柳欣梅,深刻地意识到,市委以促进文艺繁荣为突破口,提升城市的文明水平,固然不失一种明智的选择,可如果不改善作家艺术家的生存现状,不引导作家艺术家更新观念,不大力培养青年文艺队伍,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坚实物质文明,才能促进精神文明。没有物质文明这个基础,精神文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可这样的一种观点,如何才能传达到市委领导那里,又如何能够在政策上体现出来呢?

就在这时,吕延晨处长把柳欣梅叫出去了,说又有了写作任务,一篇是繁荣文艺创作大会的会议纪要,一篇是昨天见报的社论,想让柳欣梅完成。<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