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都在动脑筋(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个问题,在前台表演的刘卓然说了不算,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启说了也不算。让谁当不让谁当,最终还是他白新亮说了算。

既然许玉兰成了他儿子未来的媳妇,那么在让谁当文广新局局长这件事儿上,许玉兰也就在了话语权。最初的时候,她许玉兰并不知道内中的黑幕,但她是极力想让刘光明升上去的。因为这个刘光明虽然年龄比她要大的多,但人还是有点才气的。在一个时间段里,她许玉兰还真有点对刘光明动了心。甚至想要是这个刘光明能够真心相爱,能和他的那个黄脸婆离了婚,她很有可能就嫁给他。因此,在最初竞选文广新局局长的前期,许玉兰经常和这个刘光明泡在一起,交头接耳地商量着竞争对策。为了刘光明,许玉兰甚至还找过柳欣梅,让她帮忙写竞争演讲呢。可她没有想到,事情的最后发展竟然是这样的富有戏剧性。

由于柳欣梅不肯做白家的儿媳妇,被许玉兰取而代之,那许玉兰可就在白家成了一个位置显赫的人物了。于是,在一次说闲话的时候,说到了文广新局局长竞争的事儿,许玉兰自然而然地就插话了。她说:“要说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没有人再能比得过我们副局长刘光明了。要是让他当了这个文广新局的局长,肯定能干得很出色。”

有时候,成就一个人的前程,其实也费不了多大的劲儿。关键是你要把关键的话在关键的时候,说到关键人物的耳朵里。这不,许玉兰就这么一句听起来很随便的话,就把刘光明的前途决定了。

那时候,市委常委、宣传部高启只想着出经验,好借着抓改革的政绩结束挂职生涯,回到部里去。而其他的人,也无心更不敢插手干部上的事儿。而更为关键的事情是,青原市人事制度改革这样重要的一件事已经在大报小报上闹的沸沸扬扬,必须得尽快有个结果。于是,刘光明竞争成功很快就成了见诸报端的头条新闻。

刘光明能够利用涉世不深的许玉兰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卖命,可见这个人也是玲珑剔透的一个聪明人。他既然当上了文广新局的局长,有了和上层接通的更大空间,自然会充分利用。没有用多长时间,便通过许玉兰这个桥梁,和市委书记白新亮建立了不一般的关系。当然,在他主管的工作上,也不时有让市委点赞叫好的地方。这样一来,刘光明与白新亮走的就更近了。可以说,他就是白新亮看重的第二个刘卓然。难怪白新亮经常说,看来在这青原,我和姓刘的有缘。

是啊,白新亮和姓刘的有缘,但却和姓柳的无缘。

白新亮今天晚上召见刘光明,就是想和他探讨一下如何充分发挥新闻记者正能量的事情。可没有想到,市委宣传部的那个苟长生也在做同样的文章呢。这让白新亮心里很是不爽。

等刘光明坐好以后,白新亮就问:“那个姓苟的想搞什么名堂啊?”

不想刘光明说:“他搞什么名堂你不必在意。不过我看到他和那些记者站的人在一起,倒给了我启发,让我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

白新亮一听便立即精神了起来,眼睛看着那刘光明,想听听他有什么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