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里仁篇第四(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里仁篇第四

一、人不折腾何其难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一篇是孔子很重要的篇章,也是很让人头疼的篇章,但就一个“仁”字,古往今来,有千万个解释,解释来解释去,越解释越糊涂,有韩愈说的“仁”就是博爱,也有宋朝的解释,“仁者果之核”,就是中心得意思等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先看“仁”这个字,一个人,加一个二,二人和人,单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仁”就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我们都知道,个人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人类是属于有群居生活习惯的高级动物,一个人如果离开了所有的人是会疯掉的,除非他已经死了或者成道成仙了吧。

我们讲孔子的“仁”主要还是要以“仁”的相和用来讲,如果讲“仁”的本体,那就是一个很抽象的哲学问题了,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的,所以我们可以勉强的给“仁”做一个描述,还不能成为定义的。

“仁”就是一直能够进行自我修养以达到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心思想。

从这个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仁”的自我修养,也就是说,人的自处问题,一个“仁”的人在自我的范畴内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达到自我的正确状态;其次是“仁”的正确xìng,在自我控制达到“仁”的境界的人是能够正确处理自我及他我的问题的;最后是“仁”的一贯xìng,也就是说“仁”的境界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以及自我的控制方面具有一贯xìng,就是说一直处于“仁”的境界里。

我们来稍微讨论一下“仁”的本体,我们知道佛教讲“圆满”。那么我们看孔子所说的“仁”也具有这个xìng质,也可以这么说,“仁”是孔子儒家学说中具有宗教xìng质的思想jīng神。

先把“仁”搞的差不多了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话,“里仁”中的“里”是动词,有居住或者是处在的意思,“里仁”许多学说里都讲的是居住在“仁”者的旁边,南怀瑾大师说这个意思是处在仁的境界里。他说的是很对的,意思是说,一个仁的人时时刻刻都处在真善美的境界里,就是说学问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向和原则,“择不处仁”是说如果我们的学问、修养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就是说思想和方向没有达到仁的标准,怎么能够是有智慧的人呢?怎么能够是自我圆满的人呢?

再往下看,说一个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是不可以长久的处在贫困状态之中的,也是不可以长久处在安乐之中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自我内心不能安静,是没有办法长久的处在一个一尘不变的环境中的,就像我们现在的人一样,上班忙的很痛苦,不上班太闲了也很痛苦,反正不折腾自己就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强大的jīng神思想作为支撑,这个正确的强大的jīng神思想就是“仁”,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我调整并且正确处理人和事的中心思想。所以说一个人要能够在任何变与不变的状态中泰然自若,那是需要有“仁”的境界才可以达到的。

那么“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意思是什么呢?一个“仁”的人时时刻刻都处在仁的境界里,用他的智慧和修养使得自己在各种坏境中都能够处于仁的境界。

“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说是孔子儒家思想的哲学高度,里仁篇也是整个论语的核心部分,那么作为这个中心思想来说,我们现在到底是着重于它的体呢?还是着重于它的用。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主张人文文化的,是主张学问要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所以里仁篇大部分都是在讲仁的用。我们学习仁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学它的用,作为里仁篇的开始两句,主要说了两点,一点是仁的境界是需要自我的智慧和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达到的,另一点就是达到这个高度的人是不会因为坏境的变化而失却仁的境界的。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纷纷扰扰的社会状态所给人带来的是浮躁不堪,急功近利的情绪状态,所以我们看目前社会的人是不怕事太多,就怕没事做,为什么呢?心不能定,心之根本找不到了。也就是说达不到仁的境界,所以也就是痛苦的根源了。

佛学《金刚经》开始的时候,那个须菩提问佛祖,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说用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的心安住,能够让自己的心安顿下来,能够把心里的烦恼妄想降服下来呢?这个和我们今天讲的“仁”的境界有的一比。所以说万事可安心难安,万壑可平yù难平。这是个大到宇宙万物自然源头的问题。

那么我们在rì常的生活中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把为人处世的事情做好呢?有两点需要注意,一点是我们自己应该提高自我的修养,使得我们的思想境界达到仁的状态,另一个就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合适的事情,也就是按照“仁”的境界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现在都急功近利,往往看不到未来的路,所以常常会以为这个是理论上的事情,但是假以时rì,等到再回头来看,急功近利的事情最终的结局好坏可能不是和你当初预想的结果一样的,所以许多人常常会感叹,走了一辈子的路,回头一看都是错误的就是这个道理了。这里有两个佛教的方法可以借鉴,一个是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首先应该学会让自己的心先空下来,这个可以用打坐或者其他的方法去处理,等到内心空灵了再去做判断、思考与决定。另一个是关于让心空下来的方法,因为我们达不到菩萨的境界,所以勉强可以以一个方式来做到这一点,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当你打坐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时间就像一条河流,过去一秒的水已经流过,将来要流过的水还没有到来,现在这一秒我们想的时候这一秒水其实已经流过去了,那么还剩下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空,把这个念头带进你的修为中去可能勉强会有所结果。现在我们时常都在说活在当下,其实我们说当下的时候当下已过,所以何来当下呢?所以要把自己的心先空下来然后再去判断、思考与决定,智慧就在其中闪耀灵光了。

二、仁者爱人,菩萨多情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yù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rì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这段起是对“仁”的一个进一步的论述,从一个仁的人的自处以及处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讲的是一个仁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他对一个不仁的人的态度问题。我们一段一段看。

首先孔子说一个仁的人能喜欢人,也能够讨厌人,这个话看起来莫名其妙,这个话说了又好像没说,喜欢人讨厌人再不过正常的事情,说到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要把这一段和下一段一起来看就会明白了,我们看下一段,孔子说,一个达到仁的境界的人,是不会特别讨厌一个人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到了仁的境界的时候,对于好的人当然喜欢,但是对于讨厌的人,也不仅仅是讨厌,一个讨厌的人肯定有一些问题才会让人感觉到讨厌的,那么一个仁的人如果看到一个讨厌的人除了不喜欢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一个达到了仁的境界的人,如果看到一个大家讨厌的人,他要做的不是和大家一样去讨厌他,他要做的是要用仁的中心思想去感化他,帮助他让他不再那么讨厌。这是一个仁的人所具有的最高品质。

我们知道在佛学里有“菩萨最多情”的说法,什么叫“菩萨最多情”呢?这个就要说到菩萨和罗汉的区别了。菩萨是度己后去度人,罗汉也叫自了汉,罗汉就是只度自己,自己把自己度快乐了就算完。菩萨自己悟了道以后还要回过头来度天下所有苦难的人,这个境界可以说和仁的境界有的一比。

我们学习古史一定要学习南怀瑾大师的方法,就是经史参合,我们看孔子在这里关于这个仁的论述,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把孔子真正的意思了解到,那么我们在前面讲过了仁其实就是孔子儒家学说上升到人的本体的jīng神境界,这个如果我们参照其他宗教的一些学说来比较一下我们就能够比较明白了。

下面这一段是关于一个仁的人的修养问题,孔子说,富与贵,其实都是人所想要的,但是如果不是通过正规的渠道来的则不能要;相反地,贫与贱,所有人都不喜欢,但是如果不是正道的途径去脱离这个贫与贱的境况,那么还不如不去脱离。就是说一个人要用正规的方法使得自己逐渐脱离贫与贱的境况,而不应该剑走偏锋,用不正确的手段去谋取富与贵。君子如果没有了仁,就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怎么能够取得成就呢?君子哪怕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里也不能违背仁的思想境界,匆忙混乱的时候要与仁俱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要与仁同在。

下来这一段孔子又着重指出了仁的爱人思想,他说我没有看到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会不喜欢那个不仁的人。这正喜欢仁的人,那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是他如果讨厌那个不仁的人,那他还不能说是一个仁者,因为他不能去感化和教育那个不仁的人,让这个不仁的人的不仁思想从内心除掉。

这个话说的很拗口,我们根据这个意思来概述一下,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很喜欢仁的境界,并且力求自己达到这个仁的境界,那就是很好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但是,如果他讨厌一个不仁的人,那他还离仁的境界是有距离的。一个真正的仁的人,应该去怜悯那个不仁的人,通过教育和感化,让这个人的不仁思想发生转变,把这个人的不仁思想从内心去除掉,使得这个人达到仁的境界。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菩萨多情”和“仁者爱人”的意思。

接下来孔子又说了,他说有没有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内心和处事能够处于仁的境界呢?我没有见到过力量不够的,就是说只要有这个志向,人人都可以达到,没有因为力量的问题而达不到的,只是毅力和自我修养的问题。接着孔子又说,大概有这样的人吧,但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这个话的意思是说达到仁的境界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达到仁的境界坏境条件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在于我们的毅力和自我修养,可能有人因为其他的原因达不到,但是我没有见过。

孔子告诉我们仁是可以达到的,但是需要极高的修养,这个修养在于我么自心,而不在于外界或者自我力量的问题。

这一段落主要就是讲了一个人达到仁的境界的最高标准,那就是要仁者爱人,不能因为一个人不仁就去讨厌他,不理他,而是要关心爱护他教育感化他达到仁的状态。

孔子关于仁的这个论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的问题,因为我们许多人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虽然自我的修养很高,但是是清高,就是自己做的很好,但是看到做的不好的人就很生气,很讨厌,甚至不理这个人,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个社会现象,所以孔子告诉我们说一个真正的仁者一定是一个有大爱的人,是一个悲天怜人的大师,也就是我们刚刚应用佛教的思想给大家讲的,做人要学菩萨,自己好了还不行,还要大家都好,而不应该学习罗汉,自己好了就完事。

其实这个话在今天来说就是说我们要多一点博爱,少一点自私,尤其是在今天的经济活动中,我们许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做的很优秀,但是团队做的很差劲,最后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团队其他成员对你也是敬而远之,但是对于一个经济组织来说,不可能一个人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所以说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在这里着重汲取一下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大公无私一些,爱人、关心人、帮助人、感化和教育人,让团队一起活动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组织的发展理想。

三、什么样的生活圈子造就什么样的人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上一段讲了仁的最高标准,那么一个人要达到仁的境界是需要通过自我的修养来达到的,那么怎么达到呢?这一段就是关于自我在达到仁的境界修养上的一些论述,我们要好好看一下,这一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很重要,这也是我们做人的原则和准则。

孔子说,一个人的问题,基本上是受他的社会关系的影响来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问题,基本上是受他的朋友、同事、亲戚和家人组成的这个关系圈的影响所带来的。观察别人的过错,就会知道什么是仁了,换句话说,看到别人的过错,就知道什么是对的,那么这就是在通往仁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接下来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个道很麻烦,就如老子里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样,这么多道每个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我们知道,这里的道是万事万物本来面目的意思,如果一个人早晨知晓了这个道的话,及时晚上死了都是很划算的。

我们知道这个章节是讲仁的,那么这里怎么有出来个道呢?因为仁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的一个体现,这个体现一定是基于一个主题思想的,就是说仁有他的一个本来的理论支撑的,这个支撑就是道,也就是说道是仁的体,仁是道的用。所以说一个人要是知道了这个仁的体,那么就是悟了道,即使悟了就死了,那也是足矣亦!

我们再往下看,接着说道,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修道,但是他还是很在乎居住的环境和自己穿的衣服、吃的饭的话,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意思是什么呢?说一个人要是立志于修道,就不应该对物质享受有所要求,因为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如果他很在意,那他怎么可能修道呢?那又有什么可以和他来谈论的呢?这说明我们物质和jīng神的关系,一个人的jīng神追求越高的话,对物质的需求就越低,因为物质环境对一个人的jīng神是有分化和诱惑的作用的。他必然不能在jīng神力量上做到专注和jīng进。也就不能达到仁的状态进而悟道了。

下来孔子说的是君子对于天下事情处理的一个原则,说一个君子在处理天下的事情的时候,无所谓行,也无所谓不行,那么怎么才是行,怎么又才是不行呢?这里又一个原则,就是道义的原则。只要掌握这个原则,就知道怎么去做了。而不是拘泥于一些成见和教条。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