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脸红了(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怎么还结巴上了?

迎上冯霁雯的目光,和珅多少觉得有些尴尬。

这一尴尬,竟觉得脸上都跟着发热起来。

冯霁雯看待他的眼神越来越古怪。

被当众宣布来葵水的人是她,请问他一个大男人脸红个什么劲儿啊?

甚至整个房间里这些人,就他一个人脸红了!

“我先吩咐刘全儿去抓药。”

丢下一句话,和珅强装从容地转了身。

在冯霁雯古怪复杂视线的目送之下,他撩帘离开了內间。

外间无人,和珅止步。

他伸手拿手背碰了碰自己的脸,一改方才的局促尴尬,竟倏地露齿一笑。

真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脸红的一天。

他竟然还会脸红……

这就有点厉害了!

某人以一种被发掘了潜在能量、人生豁然开朗的姿态,负手离开了堂屋。

配合衙门捉拿凶手一事暂放个把时辰也不晚,现在他另有正事要做——

他得找本书查一查,女子初来葵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可需什么药补或是食补。

他都要详细全面地了解一番。

不过,一个大老爷们儿替媳妇查这些东西……

想想还真是令人感到与众不同的荣幸呢。

和大人不禁将脊背挺得更直了一些。

……

冯霁雯确实是葵水到了。

几个丫鬟帮着她收拾换洗了一番之后,秦嫫又对她一番科普。

这些东西冯霁雯前世自然都有了解,且又因为愁着葵水都来了,以后不知要拿什么理由去搪塞秦嫫几人,故而可谓是半点仔细听的心思都没有。

而就在此时,小亭走了进来,说是冯英廉过来了。

和珅当时得知冯霁雯遇险的消息,乃是伊江阿收到了讯号之后,立即差人传达给他的,而当时他********放在要尽快赶过去察看情况,所以也就没顾得上第一时间将消息转告给冯英廉。

是将冯霁雯带回了家之后,才着人去传的信。

冯英廉同样是一得知消息,便丢下了手头上的公务,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向来不怎么在下人面前表露太多情绪的老爷子一踏进椿院,瞧见孙女儿脸色苍白虚弱、额头带伤的可怜模样,眼圈儿当即就红透了。

他家月牙儿自打从生下来到现在,除了去年在马场摔伤了腰之外,再没受过这么重的伤了。

更何况此次还并非意外,而是遭了歹匪谋害,险些连命都给交待没了,他就这么一个捧在手心儿里从小宠到大的掌上明珠,哪里有不后怕不心疼的道理?

“都瘦了!”老爷子挨着软榻坐在丫鬟搬来的椅子上,越看孙女越是觉得心疼。

冯霁雯听得啼笑皆非。

“我又不是这半天才给吓瘦的。”她强打起精神安慰老爷子:“身上没受什么重伤,只是背上刮伤了几道而已,但也不是什么严重的剑伤刀伤,换几回药估计就能恢复得差不多了,您也别太担心了。”

“怪不得往前你祖母在世时总说你人傻胆大,如今我看这话果真是半点也不假。”冯英廉叹着气道:“没受什么重伤?你说得倒是轻松——但你可知你今日是遇着了怎样的危险?只怕是稍有个不慎……”

约摸是觉得这话再说下去便有些不吉利了,老爷子便用了一贯最爱的长叹代替。

这话冯霁雯是半点也不认同。

她当时的处境有多么危险,她比谁都要来得清楚、害怕。

可她这不是在安慰老爷子么……

怎么他还反倒嫌弃起她‘人傻胆大’起来了?

但面对老爷子一脸后怕,她只能装傻到底道:“您说得都对……可我如今不是好端端地在这儿吗?”为转移老爷子的注意力,又讲道:“再者说了,当务之急是将那伙恶匪绳之以法,您说呢?”

“这是自然!”一提到这群险些害了孙女性命的歹人,护短狂魔哪里还能淡定得了,“此事纵然衙门不管,我也必要亲自将这伙人押到断头台上!”

冯英廉此言绝非气话。

敢在京郊外持刀伤人,一旦抓着,必要以重刑判之。

而又因冯霁雯非普通百姓人家出身,故而事发不足半日,便震惊了京城内外。

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结伙为匪,还在京郊外对官家太太动手,这等恶劣又胆大包天的可怕行径,许多百姓活了大半辈子都不见得经历过。

其实大清疆土辽阔,纵是盛世之下,路遇恶匪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可坏就坏在此事发生在天子脚下,而今日恰巧又是内务府选秀的日子——

如此行径,无异于挑衅皇家威严。

此事传入宫中,果然引得乾隆震怒。

按理来说此事本该由京衙追查,然因事态恶劣,宫中直接与刑部下达了命令,并限定三日之内必须将这群恶匪缉拿归案,又特准了福康安协助办案。

一时之间,刑部上下忙作了一团。

而自上个月刚进了刑部、从书办开始做起的金亦禹却未如何将此事放在心上。

他与和珅还算交好,对冯霁雯的书法造诣又称得上有几分仰慕,冯霁雯遇到此事,他自然不是完全漠视的,他不甚在意的只是刑部能否如期破案罢了。

翌日上了半天任,便邀了好友刘鐶之去了凤西茶楼小坐。

“如今你可是大忙人了,若非是你今日休沐,我哪里有这么荣幸能与你刘大状元一同吃茶闲坐。”金亦禹端起白瓷玲珑茶碗,笑着调侃刘鐶之:“你自个儿数数,咱们都有多久没见着了?”

刘鐶之在两月前的殿试上被皇上钦点为金科状元,赐状元府,授翰林官职,一时名动京城。

官宦子弟中已许多年不曾出现过如此优秀上进的人物了。

刘家世代为官,在朝野很有几分地位固然不假,但刘鐶之考上状元,靠得却并非是家中蒙荫,而是有着真才实学。

“尽修书了。”未理会好友的调侃,刘鐶之也难得地叹了口气,似有些郁结般道:“我虽不如你这般醉心诗书文章,可到底咱们都是文人底子出身,书读得多了,多少总有些文人的‘酸腐正气’,****让我瞧着那一首首诗被改的境意全无……心中也确实不是个滋味。可身居其职,又不得不尽心办差,说得严重些,当真是苦不堪言。”

金亦禹听了也笑着叹了一口气。

没法子,当今皇上极爱重自己与满人名声,面上虽说着天下文人一家亲,可实则容忍不了文人笔下的任何亵渎、甚至只是带有亵渎嫌疑的评价与影射。

“得亏我当初没听你的话,随你一同参加科举,要不然换作我,还真是做不来这差事。”

“你是天生的读书人,我如何能比?”刘鐶之头也不抬地吃着茶说道。

“我倒想做个浪荡不羁的读书人,从一开始便远离这些朝局纠纷。再不行,像袁枚先生那样早早出仕,大隐隐于市,也极好。”金亦禹话罢摇头笑了一声,“人活着,总免不了偶尔有些臆想。”

也只能是臆想了。

刘鐶之笑了一声。

“不说这些了。”他随口转移开了话题,问道:“昨日选秀,听闻令妹被留牌子了?”

====

PS: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大伏天在外面晒太阳还忘了带防晒衣,觉得一天黑了两个色号/(ㄒoㄒ)/唯一庆幸是赶在十二点前将更新写出来了,劳大家等到现在,辛苦啦~

晚安么么哒~(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