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女真,盛年的隐患(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赵蛮没有说话。

余淼淼缓缓抬头看向杨渊,见他面上沉凝,心知他只怕早就纠结这个问题。

先前对赵蛮的种种抵触,何尝不是因为有此猜测。

她坦然的冲杨渊道:“三哥,我跟七郎已经分不开了,他要做什么,我都陪着他。”

不管他要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她都是跟他绑在一起了,就算她想要离开,他还不乐意呢。

看这个男人多不讲道理,他就算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死了,都不让她去改嫁,让她的儿子盯着她不能改嫁,亏他说的出来。

可她不想要他死,她没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思想,她一来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赵蛮,也只想依靠他……

他要反便去反,她也没有任何顾忌,何况,在现在的余淼淼看来,不管赵蛮的哪个兄弟当了皇帝,都不如赵蛮当皇帝更加合适。

如果说太子赵炽当了皇帝,那就惨了,至少她和赵蛮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跟太子结仇了的杨家,肯定也会被找茬。换了别人也不一定能够容得下赵蛮。他也没有收手的打算。

再加上,宋朝帝王普遍过于软弱,辽、夏、蒙古可都是虎狼之师,再来个软弱之君,国破家亡的日子肯定也回太远了。

而赵蛮虽然强横,却是面冷心热,从他对下属的安排上就能看得出来,他还真是操碎了心。

他爱这个大宋,他愿意去守护,他拿命去守护,并且不求回报,上次秦州之战就是如此。

就这一点,就比别人强,这或许是余淼淼的偏见,但是就她知道的历史知识来看,宋朝好像也没有什么厉害的中兴之主,大多不思进取,才落得靖康之耻,而南宋更是偏安一隅,不提也罢。

与其如此,还不如她家的赵蛮当家。

他或许戾气大了些,但是并不会滥杀无辜。

不过,余淼淼觉得现在她所处的朝代,跟她了解的宋朝既像,又不像,有些事情和细节上好像是有出入的,她也有些茫然了,不知道哪里出现了变化。

与辽停战和盟、与吐蕃的纷争和解,应该是发生在北宋早中期,还算繁荣的时候。但是这时却已经有了青苗法改革,已经属于北宋中晚期,出现弊政的时候了。

这些细节都不算什么,反正她也不了解那么多的历史细节,重要的是,上次赵蛮提及肖家的时候,说过大宋传到现在,已经换了八个皇帝了。

这个才是她彻底对大宋皇室不抱什么指望的原因,北宋一共经历了九个皇帝,被辽境内突然兴起的金国攻破汴京城,掠走徽、钦二帝,在耻辱中灭亡了。

虽然现在大金国还没有建立,女真人还没有走进大众的视野,辽国还气势很甚,跟余淼淼知道的有些出入。

但是,历史上北宋的倒数第二个皇帝,亡国之君徽宗虽然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可在政治上就十分荒诞,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这个倒是跟当今皇帝对得上。

而且徽宗是因为眼看金国要打来了,才匆匆将皇位传给儿子的,钦宗仓促即位。跟当今皇上的某些习惯也很符合,比如先前被辽人压制的时候,处理不来,他就让太子监国,逃避责任,要是金国打来了,很显然他也做得出这种事情来。

现在皇帝刚过完五十寿辰,按照古人“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纪来看,再加上修道炼丹,也不知道当今皇还能够活几年,想着他能够被金人磋磨两年才死,被掳走的时候年纪应该不会太大,算一算时间,现在恐怕也没几年了。

不管是不是正处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不管会不会真的有“靖康之耻”,她也要尽力做些努力,只是她到底所学有限,能够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因为大宋历史上除了开国两帝,并无篡位成功的皇帝,也没有尚武的皇帝,当过将军的皇帝。

余淼淼对于现在和赵蛮的所为,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底气。

因此,她不会去劝杨氏支持赵蛮,同样也不会让赵蛮之事牵连杨氏,杨氏只需要像先前他们做的那样,置身事外,淡看中原朝廷各种纷争,横竖只是他们夫妻二人的事情。

她如此想。

关于北宋之亡,她并未跟赵蛮提及过,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何况,也不知道当前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不是她以为的历史,她无从确定,现在大宋形势正好,强邻都暂时安分了,刚刚迎来四海升平,且走且看吧。

此时她也没有劝说杨渊的心思,说完了那一句话,杨渊已经知道她要表达的意思了,他静静的收回视线,有无数的话却不知道如何说起,最终只说了句:“他若欺负你,哥哥帮你出头。”

余淼淼闻言就笑了,“好。”

说罢,又看向赵蛮,“我也是有人撑腰的!”

赵蛮揉了揉她的头,“吃饭,小脑袋里想的真多。”现在说什么都太早了,他虽然有些兵马,但是一不足以对抗大宋严密的内防,二不能凭一己之力对抗大宋周边的虎狼之师。

他只能养精蓄锐,蛰伏起来。

三人各怀心思吃饭,都没有再提这个话题,吃过饭,余淼淼也没有继续逛街的心情了,休息一晚,明天还得赶一天的路去播州,他们落脚的客栈在渡口附近,三人沿着长江往客栈去,权当做是消食了。

余淼淼脸上戴了一只口罩,又有围巾环绕,只露出一双眼睛出来,任由赵蛮牵着手,有些意兴阑珊的看着四周的景色。

到了渡口的时候,正好见到一叶乌篷小船靠岸,这船十分普通,跟着长江上的小船、渔船也都差不多,并不引人注意,余淼淼也只是扫了一眼,就偏开了。

只是,从这小船上面下来三个年轻魁梧的男子,路过余淼淼几人身侧的时候,其中一个男人低低的嘟囔了一句:“这就是古重庆啊,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火锅吃,那辣椒、花椒到底在哪里啊,我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余淼淼的脚步倏地一顿,往刚才擦肩而过的男人看过去,这人不其然一回头,正好跟她对了个正着。

男人穿一身灰扑扑的劲装,极是单薄,长相清癯俊朗,只是眼中带着一股玩味之色看了眼她脖子上裹着的围巾,嘴上嘟囔了一句:“原来大宋就有羊毛制品了。”

说着,目光又在她身上逡巡了一眼,见她包的像个粽子似的,又被一个男人牵着手,明显是个已婚的妇人,没什么意思的挪开了视线。

就只是简单的打量,余淼淼握着赵蛮的手篡紧,目光依旧看着这男人,这时,这男人身边的人极快的说了句话,余淼淼并未听清楚。

她面前突然一暗,却是被赵蛮拉了回来,“淼淼,是不是累了?”

她这才回过神来,渡口有几辆马车正在卸货,她心不在焉的往前走,差点被抗货物的工人给撞到了,“我没事,刚才……”

等那扛着货物的工人离开了,她再看过去,那三个男人却已经走远了,路上像余淼淼这样围了围巾的男女不少,这几人许是也觉得围巾不算什么了,并未再回头,逐渐远去了。

赵蛮循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锐利的眸子眯了眯。

他跟余淼淼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只一眼,他就能看出这三人的功夫都不低,而且他是从杀戮场上长大的,有一种近乎野兽的直觉,对于杀气他异常敏感。现在他就觉得,这三个人跟他一样,身上、骨子里都有一股血腥之气,这不是能够闻得出来的,而是一种感觉,对于危险的预知。

“这船上卸下来的货物里有不少好药材。”这时,杨渊突然轻声道,“人参、鹿茸、灵芝……这么多好东西,平时可不容易碰到,他们应该是来做药材生意的。”

他平时也是走南闯北,再观刚才那三人的身形,听见其中一人说了一句方言,大概就能猜到他们的来历。

赵蛮眉头一蹙,他是知道的宋境内的人参,还有什么鹿茸、灵芝多是从东北运来的,数量稀少,也十分珍贵,要么就是燕州等地,这些地方几乎都是辽国统治的地方。

要真的这工人搬运的都是这些珍奇药材,那这三个人从东北来的,难道是辽人?

不是没有到大宋来做生意的辽人,不过都仅限于在边塞的榷场,朝廷有专门的场所,辽人还不能光明正大深入中原腹地。

余淼淼闻言也明白了,这三人身份上是异族人,就不知道他们怎么混进来的,难道是走私进来的?可是,她刚才分明听得清楚,为首的那男人说了“古重庆”,还有什么辣椒这个可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

不知道为什么,她心中突然沉重起来,总觉得有些不安,这时代对她来说,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赵蛮见她精神不济,迅速的带她回了客栈。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