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通渠强军(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谷正在任时,曾对复新河清理过,相对来说,这条河的工程量并不大,大沙河域沙较多,是清河的重头戏。

大沙河在县境内长约五十里,重点清理的地方也有十多里,算下来工程量不小。

最大头的当然是开挖两条河渠,一条连接复新河与大沙河,一条连通汴河与大沙河。这两条渠合计约三十里。

实际上还有一小段,就是连接复新河与县城边上的一条小河,因这条河本就连通,只是因沙石沉甸导致断流,才需要重新疏通,不过,其工程量并不大。

疏河挖渠,需要的是金钱和人力。

高峰预算的一百一十万贯实际上并不宽裕,而且,就算这些钱他也拿不出来。整个县府财政收入才多少,截留了朝廷的一半,除去其它开支,能拿出来的已不到五十万,还有六十多万的缺口。

没钱只能想办法筹措,于是县府出台了几条政策。

第一,凡是家有壮劳力的,都需要服劳役,也就是免费河工,不出力也可以,需出河工费,依壮劳力的人头来算。这样,里里外外抵消了一部分河工费。

第二,凡是经县府注册的商家都需出河工费,依商家的规模和注册费用来收取。

第三,发动群众捐资。大力宣传修河的好处,讲明人人出力人人受益的美好社会公德,倡导自发捐献。

第四,向社会各界借款,言明一年期,利率百分之五。

就这样东拼西凑,总算筹够了相应的河工费。

在其中,表现最积极,也最抢眼的就是高家作坊,它不但捐献了二十万贯,还借出了十万贯,一家就出了缺口的一半。

钱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人力。

全县人口不足四万人,精壮劳力不足两万人,再减去那些掏河工费的,真正可用河工也就一万来人,要想一万人把如此庞大的工程在几个月内完成,根本就不现实。

没有人就是有钱也没地方花,何况高峰的钱还不多。

无奈间,他把心思用在了邻近的几个县,他准备挖一下墙角。

粗略的算了一下,若是能从外县招两万人,虽然时间紧迫,却还是能够完成的,若是达不到两万,就有点危险,当然,招到三万人绝对能轻松实现目标。

为了挖人,高峰先是派人去各地鼓动,把河工费讲明,让大家做到心知肚明。

随后给张业写了封信,同时向各县府发了个函,期望取得支持。向县府发函不过是个程序,是为避免被参劾他,张业的那封信才是最重要的。

张业已是徐州刺史,下辖六县,虽然与丰’县相邻的只有二个县,却一样可以支持他。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