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再选司徒(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司徒陈耽对自己勾结叛军的罪行‘供认不讳’,谏议大夫刘陶在狱中‘畏罪自杀’,当太尉许馘把这两个消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奏给皇帝刘宏时,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一片哗然。这才过去几天时间啊?他们这些人还在商议着如何营救陈耽和刘陶,结果这两位当朝大臣竟一个认罪一个畏罪自杀了?

说什么勾结叛贼图谋不轨,这种罪名最多也就骗骗那些官场萌新罢了,只要稍稍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个罪名根本就是宦官阉党捏造出来的。

要知道,在此之前陈耽乃位列三公的当朝司徒,刘陶则不仅是掌握朝廷喉舌的谏议大夫,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汉室宗亲。这两人皆是大汉帝国士大夫阶级的顶层人物,怎么会去和北胡羌蛮的叛军乱党勾结谋逆?

可这两位朝廷的重臣在被阉党诬陷进了牢狱之后,这才过了几天时间,司徒陈耽就‘认罪’了,谏议大夫刘陶就‘畏罪自杀’了,他们究竟在那牢狱里遭受了何等折磨,竟只熬了几天时间就扛不住了?

“咳,咳,陛下,司徒之职乃是位列三公要职,既然逆贼陈耽已然认罪,陛下需尽快另选一位贤能之臣迁任司徒之位。”司空张济咳嗽几声,颤颤巍巍的从班列中走出,持笏板向刘宏进言道。

这里却要说一下,这司空张济虽与日后董卓麾下大将张济同名同姓,但却并不是一个人。这位张济字元江,乃豫州汝南郡细阳县人。其曾祖张酺,官至三公。祖父张蕃、父亲张盘也曾入朝为官。刘宏登基后,张济由杨赐推荐,至华光殿为刘宏讲习儒学经典。光和二年(179年)三月,张济代袁逢为司空,正式踏入三公之列。

按理说这位司空张济一家数代皆为汉室重臣,自己又是由弘农杨氏之主杨赐,亲自推荐给皇帝刘宏做儒学讲师。这么一位官宦世家子弟位列三公又曾做过帝师,怎么也该是为德高望重的朝中重臣吧?

但在其实在数年前这位张济大人就已经如太尉许馘一般,暗地里悄悄的投靠了阉党,成了张让、赵忠等人在朝中的喉舌。再加上张济和许馘这两人的家人子弟一向贪婪无度为非作歹,朝内一众文武官员都对这两个小人颇为不满。

历史上因为黄巾起义的迅猛攻势,毁掉了许多朝中大臣在各地布置的家族产业。朝廷诸多大臣气愤之余皆把矛头指向许馘和张济二人,认为正是许馘和张济二人素餐尸位,才酝酿出张角这等叛军乱党。

那时张让、赵忠等人自己尚且被文武百官攻击,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许馘和张济二人便被宦官阉党适时抛弃,成了文武百官的重点攻击对象。那时的刘宏为了安抚文武百官的情绪,只能给自己曾经的师傅按了个‘生病疗养’的名义,将其革职。张济被刘宏‘病退’后极为忧郁,没过多久也就真的病死了。而许馘的太尉之位也被弘农杨氏的家主杨赐所取得。

而这一世则因为吴懿的功劳,不仅提前发现了张角图谋不轨的秘密,而且张角掀起的黄巾起义并没给大汉带来太大破坏。朝廷的压力不大更没有触及文武百官的心理底线,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因家族产业被毁而迁怒许馘、张济二人,但因为数量上形不成规模,依阉党和这二人的能力轻而易举就将那些人摆平,故而许馘还坐在太尉之位上,这张济还好好的坐在他司空之位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