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三章 眼光(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为了自救,就不得不动手去做,他没有办法等待别人来做,因为不知道能不能有人跳出来。

每一次的机会都是转机,他也不能把看出来的事情,告诉别人。

当然钱汝君等的起,但是她不知道别人的眼光究竟有没有这么靠谱。

有些事情,等不起,越早做,就越容易。

越早做,事情的难度就会比较低。

对长安女学堂的女学生来说,他们卡在两者中间也非常难做人。

她们家里人,希望透过他们跟一些权贵,甚至钱汝君发话,他们还是希望能够不收商税,就得到收商税的好处,或者他们愿意交商税,但是税额不要内那霸道。

长安女学堂的学生,家里的家境几乎都非常不错,但是这也就是说,他们家的的商税非常的高。

以前大汉抽过商税,但是以前收的商税,对他们的营业项目来说,却是一种毛毛雨。

不会伤筋动骨,不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如果依照新制来发展,他们从商的人到最后的发展,就不是普通地方,而是政坛了。

但是在他们固有的概念里,政坛不是一些读书人,或者一些装模作样的人奋斗的地方吗?

他们虽然很眼红其中的好处。但也知道其中的凶险。

做一个大商人,除非做官的人,觉得你已经养肥,可以出栏了,一般来说不会死。

在这个时代,商业还有很多的空间。

商人多的事赚钱的地方。

虽然商业竞争,也是你死我活的,但是真正做到这一个地步的人不多。

大部分的人开始做生意的时候,都会挑选别人没有做的生意做起来。

因为没有竞争,需求存在,他们就比较容易发家。

要是一开始就投入竞争,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当然,当生意做大了,就跟别人的冲突也大了。

但是真正打生打死的人还是不多。

更多人会换一个地盘从头开始。

这个时代,只要原始资本累积到了,就很难变得一穷二白。

如果不是大汉天子有意识的把有钱人搬去守陵,让这些有钱人家家破人亡,估计有钱人的危害,会提早更多年发生。

钱汝君现在的行动,不受交通工具的影响,现在她的飞翔能力就是最强的交通工具。

白天钱汝君不会移动,但是晚上她就会到处把学堂岛学生收到空间。

最终,她会留在长安。因为夜间还要工作的就只有学堂岛学生。

“你们真的太辛苦了。可惜,现在不能够随意换人,要不然真的应该让你们能好好休息。”

在钱汝君看起来,辛苦工作,没有一个人喜欢,因为她自己就非常不喜欢。

钱汝君也是很敏感的人,她奇怪的发现,学堂岛学生,似乎愈忙,愈有干劲。

他们似乎很想把能力都发挥出来。

如果只是跟在钱汝君身边,每天跟钱汝君玩乐,还真的不会有太多事情要做。

但是把他们送到皇帝身边,那就不一样了。

皇帝是负责管理这个大好江山的,所以方方面面的事情要做。

甚至因为事情太繁杂了,皇帝不得已,只能把事情尽量的简化,所以最后,他们能管得事情就很少。

但是商税署的事情,放到学堂岛手中的时候,皇帝就发现了变化。

他们把商税署的工能权大化,把事情複杂化,花了非常多的人力,但是也收到了无数的钱。

就只是长安一地的税收,商税署就收到无数的金钱,还有粮食。

这些如果换成同一个计算单位,比朝廷每年能够收到的粮食,也就是收入,还多了一倍。

但是商税署也说了,这样的事情,只能一年收一次。

当然,朝廷还有其他钱可以收,例如房产税,房产税的存在,能让有钱人不敢盖太大的房子,因为每三十年,等于他就要花钱盖房一次。

所以他们就有会所限制。而贫民百姓如果房价很低,缴得钱就会很低。

皇帝如果心疼百姓,就能够把有钱人收来的钱,用另外一种方式补赔给百姓。

最终让他们收入比房产的支出多。

也让有钱人,还有没钱人,出现比较重大的分野。

让有钱人来养国家。

但是要这样做,皇帝要对付的人就变成既得利益者,他们力量大,就可能发生更大的反弹。

所以要做疏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