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又过了两天,和珅终于知道四爷为什么那么高兴了。

原来是福康安得胜回京了。

福康安,字瑶林,富察氏,是大学士傅恒之子,也是和珅好友福长安的哥哥。

福康安出身显赫,身份高贵。自小被弘历养在宫中,视若己出。还不只一次亲口夸赞他为“吾家千里驹”,恩宠可见一斑。

乾隆三十八年,福康安以头等侍卫的身份统兵随定西大将军温福征剿大金川,如今胜利归来,视他为亲子的弘历怎能不高兴呢。

知道四爷是因为这事高兴,和珅觉得心里不太舒坦。

福康安同福长安不一样,福长安对和珅是尊重和钦佩的,而福康安却是打心底看不起和珅。

福康安看不起和珅,觉得他是靠溜须拍马上位。

和珅心里也未必多看得起福康安。不过是出身高人一等罢了,有什么了不起?

若是让福康安处在他的位置,两人易地而处,只怕福康安还比不过他呢。

仗着出身优越轻视别人,和珅极为瞧不起他。

两人都是聪明人,彼此看对方不顺眼也都心知肚明。

不过这情形倒是让弘历极为为难。一个是他的爱人,一个是他视为亲子的亲人,弘历心里很想让两人好好相处。

因此这日欢1好之后,弘历试探着问道:“致斋不喜欢瑶林?”

和珅一愣,故作不解的说道:“福大人功劳赫赫,我怎么会不喜欢?”

弘历笑道:“你别想隐瞒,你那点小心思还用猜吗?是不是看朕对瑶林好,吃醋了?”

和珅简直是哭笑不得,“四爷这话说的有趣,您对福大人和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我可是心知肚明。才不会胡乱吃醋。”

弘历叹道:“瑶林自幼顺遂,难免心高气傲,但他本性不坏,你别和他计较。”

和珅实在不明白四爷为何非让他和福康安交好。不过不明白归不明白,四爷总不会害他的。

没过多久,福康安因为立功,被封为吉林将军,还得到无数封赏。

想到四爷让两人交好的愿望,和珅沉吟片刻,便做出了决断。

既然四爷让他交好福康安,他照做就是。

退朝后,和珅干脆就在殿门口等候福康安,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和他挑明意思得了。至于福康安接不接他递出的橄榄枝,就不是和珅所能控制的了。

看到福康安走出大殿,和珅先对他行了一礼,略带恭维的说道:“恭喜福帅又获赏封,福帅战无不胜,实在是我大清之福。今日天色尚早,不知福帅可否有空到我府上一叙?”

和珅觉得自己这话说得已经够委曲求全了,福康安应该会答应下来。

可惜福康安实在是不按牌理出牌,听了和珅的话,只是面无表情地回道:“和大人乃是军机大臣,我只是一介武夫,何德何能让和大人亲自邀请?再者,福某才疏学浅,听不懂阿谀之语,怕是让和大人失望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和大人,告辞了。”说完撇下和珅,扬长而去。

和珅看着福康安远去的背影,心中暗忖:福康安,既然你如此不给面子,我也不会一味忍气吞声。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还真以为天老大你老二呢。福康安,你给我记着。

只是,还没有等和珅想好怎么回报福康安,他自己的麻烦就来了。

…………

安明靠着行贿好不容易官复原职,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坐在后院的亭子里,安明闭着眼睛思索着该从哪里将花出去的银子弄回来。

正想得入神时,管家安恭走了过来。

“老爷,苏阿从老家过来,说是有要事禀报,您可要见他?”

“苏阿?“安明想了想说道,“他是我留在家里伺候太爷的老人,既然来了,就带他过来吧。说不准是太爷有事让他传话。”

安恭很快便将苏阿带了过来。

苏阿一看到安明便猛地扑跪在地上,啜泣道:“老爷,不好了,太爷在老家病逝了。”

说完,嚎啕大哭起来。

“什么?”安明瘫软在地上,“你说什么?”

“老爷,太爷去了……”苏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安明乍然听闻父亲去世,悲痛不已,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走,快走,快回家去。”安明嘴里喃喃说着,便起身向外走去。

可刚刚走了没几步,安明便顿住了。

他要是回去操办丧事,按照大清礼制规定,便要在家居丧三年。而在三年守丧期内,若无皇上特许,不能为官。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