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回 兵不血刃(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曹操南下的消息传到消息,顿时震惊四座,人人自危;襄阳城内素闻曹操军队素质,多有屠城的黑历史,大有搬离襄阳之意。

没人知道这是荀罡的计谋,就算机智如同蒯良等辈,知道也不会说出来;因为他是降曹派,无论是南阳都督来,还是曹操亲自来,他都是会投降的。

但却有人关注到了“曹操”发出了劝降言论,若荆州投降,所有人依旧官袭原职,顿时打压了许多意欲反抗的官僚。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官位,给谁打工又有什么区别?

再说了,曹操可是现在最有能力一统天下的人,投降他的阵营,那可是为统一天下做贡献啊!

但这都是后话,因为这个条件对于蔡夫人而言可不是好事;如今荆州无主,也就是说如果曹操有意立刘琦为荆州刺史,那这次投降对自己而言毫无益处。

所以蔡夫人当众宣布,如果不让刘琮承袭刘表的爵位,那自己绝对不会投降曹操!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斥责蔡夫人自私,也有人觉得她有理;但无论如何,蔡夫人的这句话真的被所有人重视了。万般无奈之下,黄家与庞家选择了妥协,但为防刘琦被蔡夫人加害,他们又暗中将刘琦送到江夏黄祖处。

因为黄家与庞家的妥协,刘琮最终成为荆州刺史,但因为刘琮年幼,州郡大事便由蔡夫人代理。不过众人也是知道,蔡夫人所代理的荆州,没有几天可活了。

果不其然,半月之后,荀罡率领两万兵马自南阳南下,打着曹操的旗号,号为二十万,浩浩荡荡朝新野而来。蔡夫人连忙命宋忠前去递送降书,要求荀罡按照之前的约定,能够保住刘琮荆州刺史的大位。

但荀罡看着这份降书,却是将之递示众人,嘲笑道:“这蔡夫人好生天真!刘琮不过十来岁稚子,竟妄想空占荆州刺史之位,真可笑也!”

众人纷纷称是,但心中却是想着:你不是也才十几岁吗?再说了你四岁就当州郡长官了,还不准别人当荆州刺史不成?

曹仁出列询问道:“都督,如今蔡夫人递上降书,我等可要命人汇报魏公?”

“这是自然,另外……你让使者给魏公说:‘刘琮年幼,不战而降,但蔡家在荆州根深蒂固,不可久留,可另表其为青州刺史’。”

曹仁会意,因为这也是必然的,毕竟荀罡夸下了海口,答应荆州中人说官职依旧,总不可能食言吧?但蔡夫人在荆州势力颇大,若是令其留在荆州,必然会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倒不如让他走得远远的。

且说荀罡拿下襄阳,但却未能收服南郡、江夏两郡,至于荆南更是没他的事。不过在江夏的黄祖听闻襄阳已经投降,当即大怒,立刻扶持刘表的长子刘琦任江夏太守,并封其为荆州牧,虽说没有经过朝廷的认证,但这年代,朝廷的话还顶啥用?

南郡太守乃是之前意图为刘表报仇的文聘,在听闻襄阳投降之后,黄祖又拥立了刘琦为荆州牧,左右难安,便选择了中立,打算再观望一段时间。

荀罡自领军来到襄阳,刘琮、蔡夫人以及荆州一干官员纷纷出城迎接。蔡夫人奉上荆州户口簿以及太守印玺;荀罡却是婉拒道:“夫人休要见外,魏公一言,自然九鼎。这州郡大印还请先收下,待来日朝廷正式委任诏书送到,自有用处。”

蔡夫人大喜,连忙行万福叩谢,余众将荀罡引入襄阳城池,设宴招待,后来才得知这是荀罡的计策,曹操根本没有前来,虽然遗憾,但既来之则安之,众人并没有抱怨什么,一日宴会,欢聚而散。

五日之后,自许都传来诏书以及曹操的密信。原来曹操对于荀罡的雷厉风行大为赞赏,并借此机会封荀罡为荆州刺史,并全权都督荆州事宜,统领包括之前南阳在内的所有荆州领地。

当然话虽如此,荀罡真正掌握的地方只有襄阳和南阳,荆北两郡,荆南四郡都还在别人手里。曹操这番意思,完全是让荀罡给自己当苦力,让他替自己把荆州给拿下来。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