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楚王好细腰(精彩爆发求鲜花)(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呜哇呜哇。

我听我听。

乌鸦又跟着凑热闹,乌鸦对于人类世界的故事最感兴趣,偶尔跟老板在一起的时候在老板睡觉之前它都会缠着他给它讲故事。

然后老板睡着它飞出门外给老板境界。

别人看门境界都用警犬,狼狗,也有用大公鸡,大鹅,藏獒看家护院的。

但是用乌鸦警卫的恐怕唐老板是全世界独一份。

“等等,大黑,你知道楚墓在哪么?”唐阳羽突然问了一个看似寻常实则一点都不寻常的问题。

“不知道,我只知道楚墓是比龙族还要高贵还要厉害的上古族群。”她说话不多,却特意强调上古族群,因为如果楚墓不是上古族群那么龙族作为地上第一大族群不可能被其压制,没有其高贵。

龙族那些人如今都那么高傲,何况是鼎盛时期?

所以大黑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你那个楚王好细腰的故事可以不用讲了,楚墓先祖肯定不是楚王好细腰之中那个楚王。

肯定不是,绝对不是。

然而唐老板只一句话就让大黑重新闭嘴,他深沉的说了句,“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

大黑当然得闭嘴,当然没词了,因为华府文明起源就是黄帝,三皇五帝,黄帝的孙子是楚人先祖,那么也就说楚墓先祖至少在五千年甚至八千年前,华府玉文化开始的时候就有了。

楚墓肯定是一座大墓。

一座远古大墓。

楚国单单是从春秋时期就是八百年,这在华府历史上可以说绝无仅有。如今世人更加关注秦汉唐宋元,明清因为距离更近也关注颇多。

可是楚国八百年却绝不应该被人忽视和遗忘。

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熊盈当即鬻熊,盈鬻一声之转。熊盈族为周人所压迫,始南下至江,为江所阻,复西上至鄂。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末,《华府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

淮夷即楚人,即蛮荆,……淮徐荆舒每连言,必系同族,且为殷之同盟。后来在《殷周青铜器铭文考释》、《金文丛考》等书中,又明确认定楚人即“熊盈族”。

《楚民族源于东方考》一文中进一步提出“楚之始祖为祝融”。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楚人属于苗蛮族。周城在其《中国通史》指出,楚人之自称“蛮夷”。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楚人出自黄帝,这在华府古代重要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辩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楚族出自黄帝或颛顼之后,是指族源而言,楚族之直系祖先则应是季连。楚先民对自然的崇拜,主要表现在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雷电、风雨等的崇拜。战国楚帛书提到的雹戏,就是对雷电化生万物的伟大自然力量的崇拜,“帝俊生日月”,就是对日、月的崇拜,火正之为祝融,就是对火,从而对火神、对太阳的崇拜。

当先民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各种自然现象,加以概括和归纳,于是萌发出天地的观念。战国楚帛书说的“奠三天,辨四极”,说明祝融时代,楚之先祖也有天地观念了,并予以祭祀。

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等有关神话传说中,天神有日神东君、月神夜光,雷神丰隆,地祗有山鬼、河伯等,说明楚之先民祭天祀地,长盛不衰,故《汉书?地理志》称“楚人信巫鬼,重银祀”。楚人之如此“重淫祀”,楚地之如此多神话,恰是楚之先祖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原始文化的结果。

所以楚国八百年,楚国起源,楚族,楚人,都是一个相当宏大的研究对象。

还有一点唐阳羽十分在意,那就是目前华府国所发掘和未发掘但是记录在册的楚墓之中并没有龙脉痕迹,华府二十四龙脉,楚墓龙脉似乎已经消失了几千年。

这几千年龙族和外族一直真正熟知的是其中二十龙脉,有四条龙脉一直扑朔迷离,传说有三条龙脉是随着时间和朝代而飘忽变动的,被称为飞龙脉。

而最后一条龙脉就是有过明确记载的楚王龙脉,但是却消失了,谁也找不到。

几千年来龙族不知道为此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结果都只有一个,没找到。

唐阳羽作为唐修后人很在乎《山海经》,而山海经中对于楚国部分的内容是相当耐人寻味的。

还有一点让唐阳羽同样在意,那就是楚人以凤尾图腾。这恐怕跟他即将组建的凤凰卫恐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老头子还活着的时候就告诉过他,说,凤凰之中多楚人。

就是凤族凰族族群当中楚人后人很多。

所以这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族群和后人实际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要不是唐阳羽这样的学识,这样的心思,这样的应变能力恐怕早就头疼欲裂了。

现在密门宗分给大黑,而凤凰卫特意交给了楚伊。

这是他故意的,不是为了试探,而是为了人尽其用。

因为战神凤凰族绝对不是开玩笑的,凤凰卫将是他手中最强战力。

楚先民以凤为图腾,还是《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在楚先民的眼里,凤是一种神鸟。

《春秋演孔图》:“凤,火之精也,生丹穴,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身备五色,鸣中五音,有道则见,飞则群鸟征之。”此凤,是火之精,实际是火正的神灵。

屈原《远游:“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白虎通?五行》:“祝融者……其精为鸟,离为鸾。”鸾鸟、鸾,亦即凤,可见楚先民视祝融与凤为一体,是图腾崇拜的反映。

童书业说:“楚之先祖为祝融,近人多以为即兜,亦即丹朱,本为日神,即‘日中之鸟’,‘兜’与‘丹朱’亦鸟名,则楚人似本亦鸟为图腾之族。”由于楚人把凤视为祝融的化身,故凤的本领神通广大,赋予人以极大的精神力量,如屈原《离骚》谓“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而楚地出土的文物,凤的图象亦特别多,就像江陵雨台山出土的虎座鸟架鼓、虎座立凤、江陵马山出土的凤龙虎纹绣、安徽寿县出土的凤龙青铜塑像等等,不胜枚举。

唐阳羽内心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如果由凤凰族群平定引出楚墓后人族群,如果楚伊姐肯把楚墓族群跟唐门暗中结成联盟,那会是何种震撼的效果?

他想着收服龙族,想着把地上第一大族群龙族划归唐门门下。

这是个妄想,野心。

可是野心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但是对于楚墓族群他没想过收服,不是他胆子小了,不够狂妄了,而是因为楚墓后人是楚伊姐,跟自己的姐姐绝没有收服只说,只有强强联手。

而且他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那就是消失了几千年的楚王龙脉怕是会成为这次千年寻龙之旅当中最艰难的部分。

首先要找到,单是找到就已经难于上青天。

然后还要发现其异变,没有异变还好,但是万一楚王龙脉是憋了几千年的一个大招呢?

那真就是天翻地覆的毁灭性后果了。

龙族每一千年要寻龙修龙一次,当然表面上不好说屠龙,实际上屠龙的事才是主角。

但是为了掩饰,只说寻龙,寻龙就是寻根,寻根就是问祖,就是不忘祖先,就是尊重历史。

就是紧守规矩。

连修龙都很少说。

也为了不给世人带来大型恐慌。

实际上每一次千年寻龙之旅的任务都有所不同,而且每相隔三千年就是一大千年,大千年的意思就是寻龙的同时必然会赶上龙族乱世。以此类推,上个三千年的龙族乱世正是楚国八百年存在的大概时间,正是楚王好细腰的年代。

这绝不是简单的巧合。

联系,诡异的联系。

内在的通联。

这里面的秘密太多,打开了,这才是真正的潘多拉盒子。

要比眼前的地下狼堡狠猛多了。

呜哇呜哇。

讲故事,讲故事。

呜哇,呜哇。

讲故事,快快快。

唐阳羽心思转动头脑思考的时候乌鸦却已经十分不耐烦的催促了,因为它真的十分喜欢听故事。

大黑也向他看来,这个无良老板很奇怪,讲就讲,为什么婆婆妈妈,甚至还有点呆傻模样?

难道狼湖漩涡静止了?

没有静止,因为老板开始回过神来讲故事。

“楚王好细腰在现在已经是一个典故,典故总是起源于一个原始故事。当原始故事众所周知以后,一个简单的短语即能引起人们对整个故事的回忆。这个短语用于写作或对话,就是典故。”

该死的老板居然在解释什么是典故!

大黑眼里的杀气再次升腾,原来他还只是无耻无聊无良而已,现在居然成了老学究?

真是让人讨厌。

但老板不管这些,继续讲故事,““楚王好细腰”一事记载在众多古籍中。其中,《战国策》和《墨子》的描述得比较详细,比较象一个原始的故事。《战国策》楚一《威王问於莫敖子华》篇记录了楚威王和大臣莫敖子华的一段对话。威王听了莫敖子华对过去五位楚国名臣光辉事迹的介绍,羡慕不已,慨叹道,“当今人材断层,那里能找得到这样的杰出人物呢”。”

“于是莫敖子华讲了如下的故事:“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

翻释成白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前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人,楚国的士大夫们为了细腰,大家都节食减肥,饿得头昏眼花,站都站不起来。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来,非要扶着墙壁不可,坐在马车上的人要站起来,一定要借力於车轼。谁都想吃美好的食物,但人们都忍住了不吃,为了腰身纤细,即使饿死了也心甘情愿。莫敖子华接着发挥道,臣子们总是希望得到君王的青睐的,如果大王真心诚意喜欢贤人,引导大家都争当贤人,楚国不难再岀现像五位前贤一样的能臣。”

说到这老板的故事戛然而止,其实已经很明白了,细腰要的不是女人,而是臣子。

他突然再次趴在石板上仔细倾听,然后小心翼翼的站起身,对着一人一鸟挥手让他们后退。

两人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按照老板的手势慢慢的后退。

老板不说他们也知道狼湖漩涡真的静止了!

奇迹真的出现了!

传说再一次在无良老板身上变成了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