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灵犀一念(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

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不过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没有那么多好吃的。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

是因为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比较穷苦,

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看来在过去的人们眼中,

“硬菜”才是年夜饭的最高境界。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呢?

这其实还是取的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这样一说大家就好理解了吧。

其实,腊月二十七杀鸡也是有讲究的。

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

而且不能吃完,要留一点。

因为代表大吉大利,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这样才算圆满。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腊月二十六、二十七要准备好过年要吃的肉类,

到了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

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

除了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

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二十八发完面,二十九自然就要用来蒸馒头啦。

蒸馒头在过去不是随随便便做的,而是要精心准备,

因为做出来的馒头是要跟乡亲邻居交换的。

因此,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

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有讲究。

除了蒸馒头以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民俗,那就是“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

腊月三十,除夕。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

在这天家人团聚,亲朋见面,共同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这一天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多,有放鞭炮、贴春联、贴挂千、摆供桌、吃饺子、守岁、迎岁……

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最受中国老百姓重视的一顿大餐了。

说到年夜饭,一般都少不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鱼,一个是饺子。

“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

而饺子,则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又因为饺子的形状很像一个个的小元宝,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

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这天吃上一顿饺子。

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迎岁完成,新的一年开始了。

……

这是唐阳羽的思维,可是在他美好的落后的鱼岛过年回忆结束之后他却发现凌雨晴眼里跟自己闪烁着同样的光亮。

“你跟我想的一样,对吧?”他问。

“没想到你小时候过年这么有趣,完全按照年俗歌来过的。真不知道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我过年从未离开过京城。”凌雨晴幽幽回道。

“这还不简单?今年过年我带着你和我妈还有小宝我们一起回雷州过年不就行了?不管寻龙到什么程度,反正过年肯定要放假的,要过的!”唐阳羽大手一挥开始给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