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蛮夷(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朱慈炅点了点头,抬手道:“恩,起来吧,去告诉朝鲜国王,朕给他们一年时间,一年之后在整个朝鲜开次恩科,凡考不到功名的官员一律罢免,以后的科举时间随大明而定。另外让他把世子送到京城来,朕安排人好好教导一下,恩科结束就送回去。”

黄道周闻言,赶紧从地上爬起来,这又是大军相迫又是质子相胁,看样子朝鲜不屈服都不行了,这第一次教化就成功在望,他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知道一个劲地赞颂:“皇上英明。”

朱慈炅摆手道:“好了,好了,还有事没,没事的话就赶紧回去准备吧,拟一个宣教使团的名单出来,朕给你批,只要宣教使团一组好,你就可以带着他们出发了。”

黄道周正要告退,却猛然想起来,不对啊,他是来劝阻皇上推广西学的,这会儿还什么都没说呢,怎么能就这么走了呢!

他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吞吞吐吐把这次前来的目的表述了一遍:“皇上,这个,这个,推广西学有辱圣贤之学,还有让学西学的童生当官更是荒唐之极,微臣请皇上收回成命。”

朱慈炅看这货吞吞吐吐的样子,知道这货已经有点动摇了,他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推广西学怎么就有辱圣贤之学了,朕推广西学还不是为了富国强军,有了强大的军队就能使四夷臣服,不是更有利于传播圣贤之学吗?还有,学了西学的童生最多也就当个九品芝麻官,这也是为了富国强军,怎么就荒唐了呢?不要听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挑拨,他们是不想大明威服四方,其心可诛!”

黄道周已经将心思放到将圣贤之学传遍四方上了,从这个角度出发,推广西学还真是有利于传播圣贤之学,不知不觉他的立场已经开始转变了,连到底要不要反对推广西学都有点模糊不清了。

他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被朱慈炅劝走了,直到走出紫禁城他才慢慢清醒过来,他摸了摸怀着的两卷圣旨,立场终于彻底转变过来了,管他什么西学不西学,赶紧传播圣贤之学才是正理。

他的立场是转变了,但还有很多老顽固正顽固不化呢,这不,他刚走出左掖门一帮老顽固一拥而上,七嘴八舌的问道:“怎么样,怎么样,皇上怎么说,有没有收回成命?”

要换做以前,他绝对要慷慨激昂的发一通牢骚,但现在,他怎么听怎么感觉这帮人是别有用心的,他略微有些不耐烦的道:“什么收回成命,皇上让我去教化蛮夷,传播圣贤之学,你们要闲着没事干就回各自衙门写份奏陈,跟我一起去吧。我这还忙着呢,恕不奉陪了。”

说罢,他拱了拱手,绕过人群,扬长而去,只剩下一堆老顽固目瞪口呆的站在那里,这领军人物都莫名其妙的走了,最后这帮人自然是一哄而散。

黄道周是真的很忙,他忙着邀请那些有名的饱学鸿儒,这帮人大多对做学问的兴趣比做官的兴趣还大,所以没几个身居要职的,对推广圣贤之学他们自然兴趣更大,做学问的最终目的不就是推广圣贤之学留名青史吗,所以黄道周很快就组织起了一个庞大的宣教使团。

朱慈炅这边也没闲着,趁这几天命人赶印了几十箱四书五经,好给他拿去当教材。

黄道周就这样领着一帮饱学鸿儒,带着几车四书五经出发了,朱慈炅为了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西学带来的好处,特意安排他们乘坐火车去东大营,然后又让北洋水师集合所有战舰送他们前往定辽右卫与曹文诏和毛文龙汇合,这下黄道周也被大明的强大给震撼到了,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坚定的西学拥护者,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中西结合最重要’,玩笑啊,玩笑,继续正题。

其实这李氏朝鲜对大明还是比较敬服的,只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出来了,对回归大明的怀抱这个问题,有人赞成自然也有人反对,双方扯来扯去也没扯出个结果来,结果就把大明的二十万大军给扯过来了。

所谓书生误国以前是用在大明身上最贴切,现在却是用到朝鲜身上最贴切,此时的朝鲜国王绫阳君李倧可谓追悔莫及。

二十万明军就算没有新式火枪和火炮对付一个小小的朝鲜也费不了多少事,现在有了新式火枪和火炮自然是所向披靡,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攻到朝鲜王京城下,绫阳君李倧只得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使者赴大明军营谈判,拖延时间。

这点小伎俩在曹文诏和毛文龙眼里简直不值一哂,各路援军被他们打得屁滚尿流,毛文龙还轻车熟路的跑到江华岛,将朝鲜王妃、王子等宗室一举成擒。

几次劝李倧出城投降未果,曹文诏也是糙了,直接架起两百门榴弹炮对着城墙上就是一顿猛轰,绫阳君李倧见大事不妙,只得出城投降。

这会儿就轮到宣教使黄道周出场了,他掏出圣旨大喝一声:“圣旨到,绫阳君李倧接旨。”

绫阳君李倧闻言,啪的一声就趴到了地上,其他朝鲜官员不得不跟着趴下来,黄道周朗声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凡大明藩属国皆应习圣贤之学,从今往后,藩王世子不习圣贤之学者,不得继承藩王之位,藩属之民无科举功名者,不得担任藩属官吏。钦此。”

此时绫阳君李倧已经吓得趴在那里浑身发抖了,一众大臣中却有那不怕死的开始破口大骂,曹文诏念他们忠勇,给了他们一个痛快,直接全拖出去砍了!

砍了十来个之后,朝鲜的文武大臣总算是老实了,不服就是死,绫阳君李倧最后也不得不选择屈服,交出世子李溰送往大明京城学习,同时令所有大臣随宣教使团学习四书五经。

要说朝鲜官员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懂得汉语和儒学的,但大部分人都不甚懂,要一年时间内全部考上秀才以上的功名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黄道周也是狠毒,直接派出军队通告朝鲜全境,懂汉语的都可以来王京学习,凡是考取功名的都可以授官!

天下有几个不想当官的啊,这下整个朝鲜都掀起了一股汉语热,最走运的就数那些汉民的后裔了,他们自小学的就是汉语,甚至有的人都读过四书五经,学习起来那叫一个突飞猛进啊,估计科举考试结果出来,将有一大半是朝鲜裔汉民,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略过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