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语言(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不用施维拉教,他立马翻开了书本,第一页是一张世界地图,跟台上那幅是一样的,只是缩小了很多倍。

第二页就是正文了,左边半版是纯汉字,他一个都看不懂,右边半版却是纯西班牙文,他自然能看明白,题目就是:一门共同语言的重要性,主讲人翻译过来竟然不是大明帝国国子监祭酒黄道周,而是大明帝国教育部部长黄道周!

这些自然都是出自朱慈炅的手笔,他对这次会谈可是寄予了厚望,所以煞费苦心筹备了这次讲课。

可别小看这次讲课,貌似只是几个人在台上发表一通讲话,其实可没这么简单。

首先,光是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朱慈炅就画了好几天,他脑海里是有后世世界地图的模糊轮廓,但是,这个具体的尺寸可没那么好定,而且现在各国的疆域跟后世可不是一样的,他还要拿着各国的地图一一查阅,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然后,毕懋康和黄道周等人讲话的内容也不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都是朱慈炅将他们一个个单独召到书房,细细教导了一番,然后他们回去把稿子写好,再交朱慈炅亲自审阅,这期间朱慈炅就又费了不少功夫。

最后,给每个人桌子上摆的书也不是刷刷刷几下就能印出来的,这上面可不止有汉字,还有其他四国的文字,光是印刷用的小铅字就不知道要准备多少,而且,每句话的翻译还要经过斟酌,这些也费了朱慈炅不少时间。

像黄道周的官职,如果直译成大明帝国国子监祭酒,那就搞笑了,人家可不知道国子监是干嘛的,还有祭酒,为什么要祭酒,或者说祭什么酒,这两个字直译出来就更没人看的懂了!

朱慈炅考虑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改为大明帝国教育部部长,这样意思就很明白了,当然,大明现在并没有教育部,不过,按朱慈炅的想法,以后朝廷很多衙门肯定是要改组的,这是后话在这里就先略过不表了。

再回到讲课现场,黄道周的话刚一落音,整个课堂便响起一阵惊叹声和翻书声,在场的其实听的懂汉语的还是占多数的,各藩属国就不用说了,他们现在学的全是汉语,就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神圣罗马帝国都有很多人懂汉语的代表,这些人里可有很多当初是在大明学过汉语的,也有一些是在欧陆的汉语学校学习的。

总之,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大明的盟国,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过这种时尚还没有形成一种趋势,一股潮流,而黄道周的任务就是要将学习汉语变成一股潮流。

待众人都翻开书本,他便结合书本内容生动的讲述起来:”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他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讲到了各国语言的形成,又讲到了大航海时代之前各国交流的局限性和困难程度,还讲到了大航海时代之后各国经济、文化甚至是军事上的交流,从各个方面讲述了一门共同语言的重要性。

最后,他总结出来,汉语,就是最适合全世界所有国家使用的共同语言。

因为,汉语是最古老也是最全面的语言,不论是什么事物都能用汉语精准的表达出来;

还有,大明帝国的幅员辽阔,藩属国众多,光按面积算,使用汉语的地区占了全世界最少两成;

还有,使用汉语的人口也是最多的,现在大明帝国和所有藩属国的人口加起来占了全世界将近四成;

还有,现在大明的技术也是全世界最领先的,想学习大明的技术,首先必须掌握汉语;

还有,现在世界范围内,大明的商品也是最受欢迎的,想跟大明做生意,不学汉语怎么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