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18 建作坊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118章 118 建作坊了

肖氏气噎, 却看黄菁菁皱着眉, 面露肃冷之色, 她心里打了个鼓, 呆愣的空档, 黄菁菁越过她径直走了, 肖氏心气不平, 双手捶地,声泪俱下的骂黄菁菁铁石心肠,见不得人好, 黄菁菁视若无睹,该做什么做什么,老花试探的望着她, 打商量道, “要不我把人撵出去?”

“不用,你碰她她反而越起劲, 你不是说叫老大媳妇去了吗, 让她处理。”黄菁菁还不把肖氏放心上, 肖氏真要是对女儿好的, 早就不该算计周士文,此时上门, 必定是有所图谋的。

果不其然, 刘慧梅来了后, 肖氏哭得愈发悲痛,指责自己没擦亮眼睛, 当初不该让刘慧梅嫁进来,黄菁菁在屋里听着也听出些名堂,肖氏没有言明,却是让刘慧梅回娘家,趁着岁数不大,还能找门亲事的。

黄菁菁整理着收回来的篮子,没刻意偷听,但刘慧梅语气极为坚决,“娘,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要照顾大双小双,往后不回去了。”

老花闻言抬起头来,看了看没什么表情的黄菁菁,复又低下了头继续写字,佐料粉的生意好,卖竹篮子的人家哪怕是农忙都没闲着,白天干农活,夜里挑灯编竹篮,平时在树林乘凉说笑的人手头都握着竹篾。

他把写好字的竹篮子往旁边一推,只听着院子里传来声尖锐的骂声,“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胳膊肘往外拐的,你爷死了不回家,你小弟和离也不闻不问,不孝女啊......”

肖氏的声音沙哑粗噶,老花斜眉瞅了眼仍旧不动声色的黄菁菁,叹了口气道,“老大媳妇她娘还真是......不好对付。”

早先要不是她算计周士文哪儿来的现在的事儿,自己做错事儿遭了报应,反倒怪在他人头上,人心果然复杂。

黄菁菁没吭声,过了会儿,外边的声音没了,刘慧梅步伐沉重的走了进来,垂眸道,“娘,我娘走了,大双小双在家,我也回去了。”

她脸上无波无澜,态度恭敬,比往回贞静了许多。

“回吧,忙不过来就把大双小双抱到这边来。”黄菁菁把竹篮子码好放进箩筐,刘慧梅静默了瞬,小声道,“用不用我挑一箩筐回去?”

黄菁菁想也不想道,“不用,待会老三牛车一趟就拉过去了。”

刘慧梅站在门口怔忡了会儿,慢悠悠回了,走在路上,漫山遍野尽是枯黄之色,山头的草被割得干干净净,山坡上坐着好些人,新坟差不多竣工了,牛家人爽朗笑着,她的目光挪到新坟旁边的旧坟上,面色有些凄惶,有些事该来的总会来,她心存侥幸,以为不戳破那层纸就相安无事,和周士文住在镇上,不会有人看出破绽,没料到,周士文已经看出来了。

肖氏骂她狼心狗肺不管娘家人死活,她心头唯有苦笑,如今的她,能管得了谁?

秋风拂过,树叶簌簌落地,山坡上的人吆喝着开始干活,她回过神,神情黯然的回去了。

关于和离之事,不久就被另一件事盖过去了,周士武回村,说要在村里建作坊,什么是作坊村里人知道的不多,但要很多人去作坊帮工就行了,一时之间纷纷跑新屋找黄菁菁和老花介绍自家有多少人,多少人能来干活,让黄菁菁务必把家里人全叫过来。

刘氏搬去了镇上,按捏生意好得不得了,黄菁菁帮着忙了一天,回到村里浑身跟散了架似的,偏偏院子里坐着一堆人,黄菁菁头疼不已,听着众人七嘴八舌吵吵嚷嚷,她耳朵一直嗡嗡嗡的,撑着身体扯着喉咙道,“作坊的事儿不着急,慢慢来,宅子没建起来,怎么做没个章程,大家先把田地的活忙完,不着急啊。”

秦氏见黄菁菁面露倦色,大声道,“是啊,八字还没一撇呢,大家别着急,你们和四娘说得再多都没用,主事的是周二呢。”

心里早把赵吉瑞骂了个遍,前两天周家搬家,村里走得近的人家都去了,赵吉瑞问周士武事情妥了没,周士武透露了几句,结果回村就成这样子了,大嘴巴,藏不住事。

“大家放心,真要有了计划,还是那句话,还在村里找帮工,你们趁早把田地的事情忙完才是。”

把红薯收回家一年的农活算是忙完了,大家想了想,作坊要建屋子,早点做完田地的农活,待周家修建屋子的时候能让自家汉子儿子来帮忙,先混个脸熟,以后有好事才能轮到他们。

如此一想,大家不再缠着黄菁菁,皆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想着往后不用去镇上也能挣到工钱,村里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走路都觉得轻飘飘的,秦氏留在最后,让黄菁菁好好歇歇,“赵吉瑞说话就是没个把门的,等着吧,过了这几天,院子还有闹腾的时候。”

黄菁菁揉了揉太阳穴,桃花和梨花觉得镇上新鲜,没回来,家里就只有她和老花米久,老花抱着米久在堂屋写字,她让秦氏去堂屋坐,收拾院子里的凳子道,“他性子使然,也是为老二高兴。”

“还是你大度,换做我,看我怎么骂他。”秦氏笑眯眯的帮忙,语声刚落,门口就响起道赖皮的声音,“婶子,您骂谁呢?”

秦氏转头,看赵吉瑞进屋,脸上笑意更甚,“骂谁,还能骂谁,骂的就是你,张着嘴巴到处说,可把四娘忙坏了。”

黄菁菁失笑,抬着凳子直起身,“没啥事,你们事情办妥了?”

周士武想把作坊建在屋后的树林里,要找里正来丈量尺寸,完了就是建屋子要的木材,得找泥土匠问,事情多得很,一切准备好了才能动工,哪像大家说的容易,今天过来打声招呼,明天就来帮忙了。

周士武点头,上前拿过黄菁菁手里的凳子,看她脸色有些发白,提醒道,“娘,您回屋里休息会吧,事情差不多了,找牛叔看了日子,后天就能动土。”

作坊运营有模式,外人看不出门道,里边帮工的人也不懂,只有站在管事的位置才能明白一二,这些日子,他学了很多,建作坊的日子把具体的章程拟出来,依着章程办事,出不了岔子。

黄菁菁嘴角噙笑,提醒道,“待会回去把红薯藤挑回去,后院都快堆积如山了。”

村里人太过热络,背着红薯藤不由分说就朝后院走,一股脑倒在院子里,说是给她们喂猪的,她总不能拉着脸让大家背回去,好在背红薯藤来的人家都是还算熟悉的,否则她不好做人。

周士武把凳子放下,和老花打了招呼,问米久和他回老屋不,米久玩竹轮子玩得起劲,哪儿肯搭理他,周士武讨了没趣,和黄菁菁边说边去了后院,作坊占地不算大,选择东边一则是靠近河边,清洗东西方便,而且离村子远,清静。

“娘,修建作坊我让吉瑞兄弟帮忙看着,生意不能落下,三弟租牛车去外镇卖,我则去更远的地方,让大家知道咱家卖佐料粉的,作坊建起来才好卖。”而且,他还得采买更多的茴香八角桂皮类的配料,防止到时候衔接不上。

黄菁菁把红薯藤装进箩筐,用力往下压了压,“你心里有数就好,别太累着了。”

“我知道了。”周士武满脸高兴,待作坊的运作走上正轨,往后他们会轻松得多,眼下不管多累都是值得的。

此后几天,周士武赶着牛车出门,常常两三天才回来,而建作坊的事情交给赵吉瑞和刘大看着,村里男男女女都来帮忙,作坊比他们住的宅子大,且格局明显不同,惹得人好奇不一,分前后两个院子,连通两排房屋,房屋差不多有三人高,加上上挑的梁,人一进去,显得有些空荡。

东西边各有四间厢房,厢房大,四四方方的,一家人子人都能住下,众人纷纷问泥土匠打听这么大的屋子,得睡多少人,泥土匠笑而不语,他依着周士武给的格局和尺寸办事,具体用途他却是不知。

房屋上梁,又有石匠来打石磨,共打了八台石磨,赵吉瑞和刘大带着人起了八口灶,村里人愈发困惑,只是这种时候,不好意思过多打听细节,周家人建作坊是为了佐料粉的生意,哪能什么都往外说,况且不小心惹得周家人不痛快,不请人做帮工了怎么办。

故而,大家一致的保持缄默,便是赵吉瑞都没多提内里的事儿。

周士仁他们搬去镇上,周士武又几天不归家,刘慧梅一个人带着孩子住在东屋有些冷清了,夜里安静,总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动静,为此,她夜里不敢睡,生怕有人把孩子抱走了,支撑了几晚,她脸色越来越差。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