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90)三合一(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想吃……你得追的我愿意给你吃。”四爷拉她,“走吧,跟我去见人。”

我还得追你,那我就还不是你的谁呀,我干嘛跟你去见人。

一路耍花腔到了地方,发现是军区招待所。这个也不是不对外开放,只是内部人员及其家属属于免费。

“在这里见人?”林雨桐就问。

“之前给老部队打了个电话。”四爷解释了一句,“咱们那的苹果不好卖。但是部队后勤需求量还是挺大的。这属于军民共建……”

哦!哦!哦!

明白了!解决了苹果销售的问题,你拉着几个退伍的战友顺便赚点。

招待所的小包间里,之前林雨桐见过的肖原已经在了,“房子的事真太麻烦了,还没谢谢你呢。”大大方方的先伸手跟对方握手。

肖原看了四爷一眼,现在才确定这是对象,“也不知道是嫂子要找房子,要不然我就去车站接你了。”

人家帮着把里面打扫的一尘不染的。

说着话,肖原才跟四爷道,“两位老班长随后就到。”

老班长应该是带过他们的老兵,早退役了几年。这边话才落下,人就进来了。一进来就觉察出不一样来,一个叫韩安北的老班长,如今在省城的交警队,大小都是领导了。另一个叫李东文,稍微年轻一点,在省|□□招待所安保大队。

工作都是正式的,但钱真未必能挣多少。

四爷这是用法子把之前的老关系联系起来,一旦结起来就是一张人脉网。他们之间天然就有信任的纽带,这又是别的关系不能比的。

林雨桐也不多话,在一边听着,适时的给添点茶。因为晚上几个人还要见老部队的领导,因此也都没喝酒。今儿见这几个人比去翻译公司重要的多,吃了一顿饭,其他三个人还在招待所等着老部队的人,四爷先送林雨桐回家,“明儿我要带着人回镇上,过不来!”

知道!咱俩现在是没钱寸步难行呀!

车停在小区门口,林雨桐从后面抱他,中间隔着椅背,只能抱住脖子,还得抻着脑袋才能把下巴放在他的肩膀上,哼哼唧唧含含糊糊的说了一个:“亲一个。”

“亲吧!”四爷还把脸侧过来叫她亲,“允了。”

我亲吗?难道不是你亲我妈?不就是帅吗?看把你傲娇的!

林雨桐张嘴咬在他脖子上,直到留下牙印才松开,然后得意的笑,拉开车门就跳下去了,然后一边跑一边朝他摆手。

四爷不由的笑出声来,手摸了摸被咬疼的地方,这种感觉还是比较新鲜。

他启动车子之后,然后又看后视镜,果然,桐桐又返回来,目送车子离开。

四爷笑着笑着,鼻子就酸了。为了能在一起而毁天灭地的,最终都难在一起。自己和桐桐都清楚这一点,所以,才越发要像是最普通的人一样,过最普通的日子。用普通人的法子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桐桐目送四爷离开了,没急着回去,而是去了药店抓药去了。

一是卢淑琴得用中药调理一段时间。她的身体到底是因为劳作受了损伤了,再一个就是中医在疏肝抑郁上效果其实是不错的。吃一段时间药,她的情绪能平稳一些。二是用来美容的。美白乌发,从内到外调理,她和卢淑琴都需要。

拎着药往回走呢,电话响了,又是个陌生号码。林雨桐还以为是桥桥那边又来学生了,却没想到是翻译公司。

如今这还真看不出来归属地,等人家自报家门了,她才反应过来,这是本地的,“有急活吗?有多急?”

那边就道,“你能来一趟省城吗?之前约的口译在来的路上出车祸了……”

这个机会来的可正是时候。

院子里老太太搬个小板凳,坐在那儿择韭菜呢。老两口一惯起的早,老太太从后院扫到前院,把院子屋里规整的齐齐整整的。老头儿在后院收拾菜地,要不是为了等大儿子过来说情况,老头儿一般这个点就下地了。别说地里没活儿,要找总能找的见的。这个时候去地里捡庄稼——谁家的果园子清园子了,总有跟老头儿一样的人,进去捡漏网之鱼的。未必是自己吃,这果子挑了好的出来卖的价钱高点,次点的不也能卖给果汁厂代购点吗?

今儿老头儿没出门,在后院给菜地浇水呢。一听见大儿子来了,就拉着脸过来。那么大的事,提前不说,结果婚宴结束了,晚上你们倒是来一趟呀。门对门的住着,咋那么忙呢。老两口一直给大儿子留门,到了凌晨两点了,确实是没动静,这才躺下。

林有强往台阶上一坐,顺手拿了两根老太太刚择出来的韭菜往嘴里塞,一边嚼一边道,“这事吧……我们两口提前是真不知道。都是棉棉那死丫头,蔫主意挺大的。”

林雨桐心说,这是笃定自家这边不会卖了他家是吧?提前一个月买喜服,可怀孩子可不止一个月了。钱艳群当时就含混其词,刻意回避什么呢?说提前不知道,糊弄鬼呢。

她也没兴趣再听,自顾自的收拾好往厨房去了。

厨房这么长时间没用了,啥都得清洗一遍。这边才说出来接点水,结果钱艳群就来了。端着好大一碗的什么,林雨桐还以为是给老头儿老太太送啥吃的来了,才说要去接呢,结果往跟前走了几步,才发现人家端着一洋瓷碗的鸡蛋絮。钱爱群小心翼翼的端着,继续往前走她的,却问林雨桐,“你妈呢?还没起?”

“起了!”卢淑琴从里面出来,往厨房去,“大哥还没喝鸡蛋絮?”

“可不!一早起来就赶紧过来了。”钱艳群是这么说的。

林雨桐:那就是林有强有早起喝鸡蛋絮的习惯。

果然,那边接过来吹吹就往嘴里送。

老头儿催呢,“有话说话,没话回去喝去。”

林有强只顾喝他的,“不喝早起就头晕……”

“是!”钱艳群也帮着辩解,“从我嫁进来,到现在孙子满地走,我敢说这么些年,没一天叫他断过。再难,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了,我都没叫他把这红糖鸡蛋絮给断了……”

林雨桐就瞥见走过来的卢淑琴在背过人的时候一脸的鄙夷,她心里微微惊讶,这个表情代表的东西就多了。一个人慢慢有了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不再是以前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表情的时候了。她开始关注除了她自身之外的事情了,并且在心里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一个进步。

因此人一进厨房,她故意跟李淑琴八卦,“真就喝了几十年那个?也不腻?”

卢淑琴朝外看了一眼,低声道,“你大伯母比你大伯大,你奶觉得会疼人。你大伯母对两个孩子不及对你大伯一半……她能累死了,都舍不得你大伯下地。”

絮絮叨叨的话语里,林雨桐知道了大房的生活常态。早起,林有强一碗鸡蛋絮。人不起就在炕上喝,喝了继续睡也行,起来出去遛弯也行。那边钱艳群要下地了。到了饭晌了,别管忙不忙,得回去给林有强做饭,好茶好饭伺候好了,然后林有强歇着,或者象征性的去地里指导一下,然后再去别人家的地头聊聊天,然后回家再吃饭。下半晌阴气就重了,林有强这么身体不好的人,不能出去的。家里专门有个屋子,放个桌子,那是专门为找林有强打牌的人准备的。但林有强不打大牌,三两毛的那种,输一下午也就几块钱的事。晚上不打夜牌,身体不好嘛,要修养的。

卢淑琴就道:“但这样的人……人家给儿子娶不起媳妇,但媳妇还是进门了,孙子都满地跑了。人家给闺女陪嫁不起,但闺女给的人家家底殷实,孩子也还老实好拿捏,长的也还斯文体面……”

你们啥都有的人家,还未必有人家这么利索把事给办明白的。

就这,这会子外面林有强还说呢,“既然王家认了婚事,那就不能这么算了。王家不拿一万的彩礼来,就当咱家的孩子不金贵!给了金家八千八……我也不说一万,给我九千九这事就算过了。要不然这是啥意思,咱家棉棉不如那个金凤金贵还是咋的?”

林雨桐就没兴趣听了,拉了卢淑琴也不让她收拾厨房了,“咱家去街上喝羊汤吧,别做饭了。要不然我大伯拉着我爸去王家,我爸是去还是不去?”

卢淑琴只犹豫了一瞬就摘了围裙,“成!那就走。”

林雨桐知道卢淑琴犹豫啥,家里有老人,还有桃桃,再加上老大家两口子,结果你们扔下这么多人自己吃去了,一点不顾忌肯定不合适。她催卢淑琴回屋换衣服,然后往老太太那边的厨房去,在院子里就喊:“奶,给我拿个盆还是锅的……您也别做饭了,我给咱端羊肉汤去。大伯你们也别走了……一会子就回来了。”

汤其实不要钱的,贵的是肉。你要是要一份肉,要一锅汤,人家也是给的。自家门边的这种生意,都是熟人。但肯定大部分人不好意思,肉要少点,再来点便宜些的羊杂,再不行,还可以多加点更便宜的羊血……然后再加满汤,拢共也花不了多少钱。

老太太俭省惯了的,喊林雨桐,“别要人家的烧饼,我这就烙饼,泡着羊汤是一样的。”以为是两孩子想老家的这口羊汤了。说着就拿了铝锅出来,“多要点汤……”

老爷子就道,“那么大的锅……再把孩子给烫了。”

林雨桐马上就喊林有志:“爸,你跟我妈跟我们一起去呗,回来换着端。要不然不好拿!”

林有志这才出来,“成!去端去。”也让林有强两口子,“都别走,把雨柱和小茹都叫来……”横竖就是多一碗汤的事。

这么大的锅呢。

如此,一家四口出来才不突兀。这就是跟老人住的一个坏处,很多事情自由不了。

这个点基本都下地了,街面上没多少人。碰到熟人卢淑琴也试着打招呼,这个问:“在城里享福了。”

她就道,“过段时间就回来,这孩子实习了,不敢一个人住,我给孩子作一段时间的伴儿。”

边上的人就附和,“城里到底舒服。”

卢淑琴立马表示,“还是老家地方大,熟人多,不闷的慌。”

路过了,走远了,人家在背后又嘀咕啥这就不知道了。

镇上的羊汤店,是老店了。每天早上,镇上最繁忙的就是这里。从五点多就开始营业,一直到早上九点多。

这个点正是高峰期,门口的各种车停的满满的。一掀开帘子进去,正看见四爷用竹盘端了几个烧朝一个角落去。

两人一对眼,四爷从桐桐的眼里看见了控诉:你出来吃竟然不告诉我?

四爷:“……”好像这玩意能又多好吃一样。全是小茴香遮住了羊肉的膻,香料味儿足,却失了羊肉本来的味道。是啥好东西吗?

他使眼色,那边坐的是金保国和一群人。

金保国昨儿好歹是嫁女,继女没嫁出去,但之前请的执事之类的,人家跟着忙了好几天了。今儿是请人家答谢的。哪怕关系好,人家不挑理,那早上一顿羊汤不能省了。

这不,请了七八个,围了一个圆桌。桌子中间摆着一大圆盘蒜泥羊肉,搭着热烧饼滚羊汤,就把礼数全了。

结果,谁知道这就给碰上了。

偏偏的,那一桌边上的一个小方桌上的客人起身,把桌子腾出来了。店里的老板也不知道该不该让,倒是卢淑琴面无异色的坐过去,“赶紧的,过来坐!叫你爸去端吧。”还叮嘱林有志,“桐桐只要瘦肉不要肥肉,给桥桥的别放羊血,我要羊杂……”

貌似是原身同父异母的姐姐的姑娘没有要到一百块钱,谁也没理,踩着高跟鞋一步一个高跟鞋留下的小窝窝,出了门不知道奔哪边去了。

汉子没言语,骑了大门边棚子下面放的自行车出去了,大概去街面上去了。

那么至少说明如今所在的位置是在某个小镇上。

等那父女走了,厨房的女人才说话了,“一张口就要一百!上哪给弄一百去?都二十三的人了,早该说人家了。在家里啥活也不干。街面上人家收购果子的雇人呢,凉房下面,风扇吹着,坐在那里就是挑拣苹果装箱就行了,也不是什么体力活。一个钟头人家给四块钱,有些人人家起早贪黑的,一天十来个小时,五十来块钱就装兜里了。人家那些客商还管吃饭……你棉棉姐叫她去,人家非不去……都是你奶给惯得!好像我能害她还是怎么的?”

棉棉姐又是谁?

管她呢,先听着,只不言语就行了。那边下面条,舀浆水,林雨桐就把韭菜递过去。搭话问说,“现在果子什么价?”

“一天一个价儿?前儿是七八毛,今儿还不知道呢。”女人说着话,将韭菜切了撒碗里,饭就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