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老师!刘一平说的不对”

角落里的那位少年眼神坚定地举起手

吕良扶了扶眼睛,诧异的问道

“杨不容,你有更好的见解?不妨说出来”

杨不容是个其貌不扬的中学生,成绩仅次于杨宇峰(赏学渣勋章一枚),唯一的区别就是,杨不容思考的事物完全高于杨宇峰,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天之内,你只会看见两个杨不容,一个是翻着《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杨不容,另一个是亘古不变的思索者杨不容,但是他好像从来没有顿悟出任何,性格又与于清相似,但是,于清纯属胆小,而杨不容是孤僻。

“《故乡》是鲁迅批判时代的陈腐,欲求创新与活力的文章,但最可笑的是竟然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需要按照所谓答题格式去答,禁锢,和闰土有何区别”

杨不容双手撑着桌子,目光尖锐的道出这么一番话

刘一平转过身默默的注视着杨不容,他的心里也在想,自己何尝不是一种被禁锢,只是我没有他那么洒脱而已。

吕良气愤地说:

“杨不容,答题格式是让你考试的,意见可以发表,但是必须给我按照答题格式答,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什么都好说了”

杨不容毫不动摇地眨了眨眼

吕良见状道:

“杨不容,按照答题格式规矩的再说一遍”

杨不容再次沉默不语

吕良有些不耐烦了:

“行行行,今天全是气我的,去外面站着去吧,哎,离杨宇峰远点”

吕良心里无可奈何道“一个个怎么都这样”

杨不容听到后,叹了口气,失望地从桌子里拿出《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走出了教室。

吕良注意到杨不容手中的那本书,唏嘘道“书呆子”

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

“来,继续上课,说这个鲁迅啊,回到故乡看望儿时的玩伴闰土,但是啊…”

“玲玲玲!”

清脆的铃声响起,唤醒了一大批沉睡中的学生,吕良还在叙述着长篇大论地文章,不见停歇。

这是杨宇峰推开教室门,把头探进去道:

“老师,下课了,我能回去了吧”

吕良正讲的高潮迭起,这样一被打断,更是恼火: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