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任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120章 任将

“臣以为,与其派一位不熟悉南方之人过去,不如就地提拔一名副将。”

站出来说话之人是赵高,历史上发动沙丘政变,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扶立胡亥为二世的主谋。

此时的赵高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因精通法律,善观言察色,又写得一手好字,深得秦始皇信任。

“赵卿欲提拔何人?”

秦始皇面色稍有缓和,看向立于御案旁的赵高。

“不知陛下可否记得,三月前监御史送来的那份请功奏报?”

赵高问这话是为引出举荐之人的名字,顺便勾起皇帝的回忆,不是真要皇帝回答他的问题,问完之后又立即道,“监御史在奏表中提了三种针对南方运粮不便、夏伤暑晕、蚊虫叮咬的应对宝物,称三物为一名唤韩信之人所献,那时陛下还夸这宝物来得正是时候,特令提了韩信三级爵。”

秦始皇点了点头,“是有这事!”

赵高又道,“两月前,赵佗也送来一份请功奏报,所请对象也是这韩信,说他仅带九十三名戍卒,深入密林,用不到一月时间,剿灭离水沿岸数个部寨,招降桂国,斩首六百余级。

彼时陛下圣心大悦,又给韩信升了两级爵,算来的话,他以十七岁稚龄,已然是五大夫了。

由此事可看出,这韩信能力确实十分不俗,且深谙丛林作战之道,何不干脆提他为副将?”

秦始皇沉思片刻,说道,“此子确实不凡,不过照他这个年纪,服役之前怕是连更役也不曾参加,勇武、机智,乃至带领少部分人作战之能,朕毫不怀疑,只怕不曾带过大军,控制不住大局。”

赵高道,“这一点,臣下未曾见过韩信,不敢妄言,不过臣下记得赵佗的那份奏报,其言语中对韩信充满着敬佩景仰之意。一个小小戍卒,能让赵副将军敬佩,可见其过人之处。”

“赵佗会敬佩一名小戍卒?”

秦始皇略显诧异,对一旁内侍吩咐道,“将赵佗那份奏报找出来,朕看看!”

“唯!”

那内侍匆匆离去,没一会儿便拿来赵佗两月前为韩信表功的奏报,秦始皇打开重新看了一遍,神情中既没有满意也无不赞同,而是又看向下方群臣,“诸卿以为呢?”

“臣觉得可行!相比较朝中将领,韩信对南越地形气候以及人文各方面更加熟悉,让他试试未尝不可。”

第一个发言的是李斯的党羽,反正提议之人不是他,只要不是那三个官二代,不管是谁,跟着附和就是。

有了第一个附和的,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秦始皇静静听着,脸上依旧没有表情变化,等该开口之人都说完了,他看向李斯,“丞相有无要说的?”

李斯拱手道,“臣以为,这韩信太过年轻,履历也是一片空白,任他为将还需谨慎考虑。中车府令提议自南方提拔将领,这个主意是不错,那不如提一名都尉上来,既熟悉南方,又可统管大局,岂不是更好?”

李斯跟在秦始皇身边十几二十年了,就算皇帝没有表情变化,也能猜出几分他的心思。

秦始皇如果要提拔都尉上来,早就发话了,何必浪费这么多时间?

经此败乱后,跟去伐越的那些将领,几乎没有皇帝能看得上眼的,皇帝的原意是要从李信、李由、王离三人中选一个去,不过没人主动请缨,又听赵高提起韩信,他是动了心思的。

因为这个皇帝很喜欢提拔任用年轻人,当年李信伐楚就是例子,虽然最后李信败了,但主要原因其实不在李信,谁能想到被皇帝视为心腹的昌平君会背叛,李信后方着火,被前后夹击,败了也在情理之中。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