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八零混混(一)(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赵小荷将肥肉醮了油,瘦肉就着青菜做了一碗青菜炒肉丝,邵瑜尝了两口就不想吃了,赵小荷和邵招娣见他这样,更不敢伸筷子了。

“怎么不吃?别剩下,隔夜的菜不好吃。”邵瑜一人夹了一筷子之后,便放下碗筷,进了卧室不出来了。

少了邵瑜,赵小荷母女两松了一口气,飞快的吃了起来。

吃完饭,赵小荷帮大女儿洗了澡,她进卧室的时候,就见邵瑜正半躺在床上盯着小女儿,婴儿睡眠时间长,被这样盯着依旧毫无知觉。

“你说,做鞋子生意怎么样?”邵瑜问道。

赵小荷想说只要不做人口生意,做什么都好。

“家里没什么余钱了。”她最终还是提醒道。

“没事,我赢了钱。”邵瑜拍着胸脯说道。

赵小荷便不再管他,也不跟他要钱,只盼着他这次能戒了赌博和酒,好好的做生意。

第二日一早,赵小荷特地跟砖厂请了一天假,跟着邵瑜一起去了派出所,亲眼看着邵瑜是去改名字,而不是将人送走才彻底放下心来。

邵瑜也没有给邵招娣改多好听的名字,原身本就不是个文化人,若取了个大有来头的名字反而会被人怀疑,因这个女儿是夏天出生,邵瑜便给她改名为邵小夏,而顺便给小女儿上户口,因小女儿是冬天出生,便取名为邵小冬。

取完名字邵瑜就直接去了邵老大家,邵大嫂见到邵瑜立马一脸防备,生怕这个游手好闲的弟弟过来偷东西,赶忙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都藏了起来。

“你今天怎么过来了,是不是你媳妇伺候的不好?”邵老娘问道,一边说话,一边往邵瑜兜里塞了两个鸡蛋,小声说道:“拿好了,别让你大嫂看见。”

邵瑜将鸡蛋拿了出来,说道:“妈,你自己留着吃吧,我这次来找你有别的事。”

邵老娘一听,一咬牙,从床板下翻出五块钱递给邵瑜,说道:“我只有这么多钱了,你拿着,等什么时候老娘有钱了再给你。”

邵瑜没接,而是说道:“娘,你不是很会做鞋子吗?你这段时间有没有做新鞋子?”

邵老娘年轻的时候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巧手姑娘,她纳的鞋底又平整又舒服,她还会一点刺绣,所以她做的鞋子往往是一众大姑娘小媳妇里最好看的。

“怎么,旧鞋子坏了?你媳妇越来越不像话了,男人脚上鞋子坏了都不知道做双新的,还是你老娘疼你吧,喏,给你做的鞋子早就准备好了,在那边柜子里,你快试试看。”邵老娘指了指一旁的柜子。

邵瑜打开柜子,就见里面放着四双新鞋,以及十来双干净的鞋底。

乡下的布鞋,最重要的就是鞋底,“千层底”这个说法虽然夸张了些,但几十层总是有的,一层一层糊上去,又一圈一圈缝下来,确实是一个非常费功夫的过程,邵老娘留着这么多鞋底,已经证明了她是个十分勤劳的老太太。

“妈,这鞋子我能全拿去吗?”邵瑜问道。

邵老娘奇怪了,道:“你要那么多鞋子干嘛?另外三双是给你哥哥姐姐做的,你穿了也不合脚。”

“拿去卖钱,回头给您买首饰,这么多年都没怎么孝敬您和爸,我心里愧疚。”邵瑜甜言蜜语张口就来。

邵老娘闻言,立马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也顾不得这鞋子是给几个儿女做的,直接说:“那你全拿去,既然要卖钱,就这几双少了点,过两天我就将这些鞋底全做成鞋子你拿了去。”

“可这里面还有哥哥姐姐的鞋子……”邵瑜有些犹豫的说道。

“那几个讨债鬼,年年都让我给他们做新鞋,也不怕累死老娘,今年不做也没什么。”邵老娘豪气的说道。

邵家的习惯,每年中秋节,兄弟姊妹都能领一双新鞋子,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且两个嫂子也知道中秋节有鞋子,因而做鞋子从来不用考虑自家男人。

邵瑜笑了笑,道:“那就辛苦娘了,等我卖了鞋子,挣了钱也给哥哥姐姐买新鞋子。”

“让小弟给他们买鞋子他们也不臊得慌,你别管他们,幺儿啊,这些鞋底我尽快做出来,你到时候过来拿,算了,你别过来,省的你嫂子又说闲话,等我做好了给你送过去。”邵老娘说道。

邵瑜拿了鞋子出去,见到邵大嫂还高高兴兴的打了个招呼。

邵大嫂见他抱着几双鞋,虽然有些埋怨邵老娘偏心,但邵瑜手脚没动到别的东西身上,她也就在心底骂了几句便算了。

隔日一早上,邵瑜刚出门,就见院外墙角蹲着一个人。

“三哥。”大头喊了一句,眼角红红的。

“你这是怎么了?”邵瑜问道。

“三哥,你先前说的话还算数吗?”郑大头问道。

邵瑜点了点头,见郑大头那模样,就问道:“谁欺负你了?”

“我没想到我这么没用……”郑大头断断续续的将这两日的事情说了出来,那天听见他娘要典当戒指,第二天他出于愧疚就在家乖了一天,却见到了帮他说亲的媒婆。

那媒婆言语之间满是对他的嫌弃,十里八乡竟然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连带着他父母都抬不起头来,他似是一夕之间就长大了,想要做点什么证明自己不是个废物,只是他到底没任何打算,就想到了邵瑜。

“没事,大丈夫何患无妻,等你发达了,想娶什么样的媳妇娶不到。”邵瑜目光坚定,似乎是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一般。

推门而出的赵小荷正好听到邵瑜的话尾巴,郑大头见了她立时就不好意思了,讷讷喊了一句嫂子。

赵小荷朝他点了点头,瞧见这人是邵瑜从前的狐朋狗友,便如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她心下暗笑自己竟然想着邵瑜还能变好,这才安分了一天估计又要出去赌了吧。

赵小荷问道:“你中午在哪吃饭?”

“在家吃。”邵瑜说道。

赵小荷闻言,竟然松了一口气

见赵小荷离开之后,郑大头松了口气,问道:“三哥,我们去S市做什么生意啊?”

邵瑜指了指脚,说道:“卖布鞋。”

“三哥,那些城里人都只喜欢穿什么皮鞋运动鞋,谁会穿布鞋呀。”

“那是没有人会卖。”邵瑜又说道:“你回家收布鞋,看看能收到多少双布鞋,一定要是新的、干净的,旧的不要!我先给你一百块钱,能收多少是多少。”

郑大头一听邵瑜垫钱,立马说道:“三哥,我还有点钱,用完了再找你要。”

五天后,邵瑜和郑大头一人背着一大袋布鞋,先从镇子里搭小巴车到县城,再转大巴车去省城,再坐火车去S市,一路上道路十分颠簸,但所幸两个人都年轻,没有出现晕车的迹象。

“三哥,这火车跟大巴就是不一样,好舒服啊。”郑大头在火车上东摸摸西看看,活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多坐几次你就不会这么想了。”邵瑜说道。

火车要走二十个小时,两人钱财有限,因而买的是坐票,火车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这个年代火车管制不严,还有人带着活鸡活鸭上火车,因而车厢里汗味和家禽味道混杂在一起,别提多酸爽了。

郑大头先前还觉得新鲜热闹,而后看累了就靠着邵瑜睡了过去,等到饭点邵瑜再喊他起来。

夏天带什么都不太容易储存,火车上一份白饭就要一块钱,邵瑜朝乘务员买了一份白饭,又拿出事先煮好的白水煮鸡蛋,一人一个鸡蛋就着白饭吃了下去,两个成年男子分一份饭,自然是吃不饱的。

“三哥,我觉得好辛苦啊,又热又臭,还吃不饱。”才坐了半日火车,郑大头就觉得辛苦了,无比想念在家里的逍遥日子。

邵瑜拍了拍他的脸,笑着说道:“习惯了就好了,挣钱哪有那么容易,你想想你爸,在河里挖一天沙子,腿上全是水蛭咬的,一天也就五块钱。”

郑大头头一低,眼眶就红了,说道:“我爸那么辛苦,我却只知道跟他要钱。”

“没事,等你挣了钱,伯父就不用这么辛苦了。”邵瑜安慰道,郑大头心肠不坏,他只是走了歪路,家里宠的厉害才显得格外不懂事。

火车是在第二日傍晚抵达S市,不比省城的陈旧,S市处处干净整洁,到处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唬得郑大头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相较之下,邵瑜就比较淡定,带着郑大头在火车站买了一份地图,坐着公交去了市中心,找了一家招待所就住了进去。

“三哥,这一个晚上就要八块钱,咱们住不起啊。”郑大头似是怕被人笑话,因而声音压得很低。

“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你难道要去睡马路?”邵瑜反问。

郑大头顿时不说话了,他头一回住招待所,左看看右看看,见到能放出热水的水龙头还吃了一惊。

第二日一早上,郑大头还没睡够,就被邵瑜从被窝里挖了起来。

“三哥,我累,再睡一会……”

邵瑜却懒得惯他,直接一口凉水喷在他脸上,郑大头顿时惊醒过来了。

“做生意就是要吃苦,你再这样,我今天就送你走。”邵瑜冷冷的说道。

郑大头一想到自己父亲满是痕迹的小腿,一咬牙便爬了起来。

两人随便找了个小馆子吃了两碗面,邵瑜就带着他沿着地图往洋人街走去。

洋人街上人来人往,时常可以见到一张金发碧眼的面孔,郑大头头次见到还十分惊奇,毕竟洋人他还只在村长家的电视上看到过。

邵瑜拿了块布铺在街边上,将布鞋整整齐齐的摆上去,那些锈了花纹的鞋子还被邵瑜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

外国人一直对华国的刺绣感兴趣,很快就有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女孩停了下来。

见有洋人停了下来,郑大头吓得直往邵瑜身后躲,邵瑜却迎了上去,先是用普通话问了两句,那白人女孩会一点汉语,两人便很快交流了起来。

邵瑜朝白人女孩比了个一,对方眼睛都不眨一下,就递了一沓美元过来,邵瑜接过钱数了数后,给了她两双鞋。

等白人女孩走了,郑大头立马凑了过来,“三哥,这是洋钱?这是多少啊?”

“这是美元,大概有两百块钱。”邵瑜将美元小心翼翼的收进口袋里。

郑大头倒吸一口凉气,“两双布鞋就能卖两百块!”

要知道,在乡下布鞋都是自家做的,真要卖也许五块钱都卖不了,郑大头哪能想到,这东西到了S市,身价百增。

邵瑜只觉得自己带的可能不是小弟,而是个啦啦队,没好气的说道:“你躲什么躲,有人来了就躲,没人在就开始撒欢。”

“三哥,我普通话都说不好,也不懂洋文,看着洋妞害怕……”郑大头扭扭捏捏的说道。

“不会就学,半个月你学会普通话,不然下次出来不带你了。”邵瑜说道。

郑大头见邵瑜挣钱这么快,怎么舍得跟邵瑜分开。

有邵瑜言传身教,又动不动的“送回家”威胁,不过几天,郑大头便不像先前那样胆怯,勉强能独自卖鞋,也会朝着外国人忽悠一些穿布鞋延年益寿的养生术语,忽悠得外国人一愣一愣的,碰到不会中文的外国人,两人就连手带脚的比划,竟然也能交流顺畅。

“这乡下的土布鞋,卖一百块钱,兄弟,你这是比黑社会都会抢钱呀。”一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说道。

邵瑜见这人似乎有点不对头,便从兜里掏出一包烟,抽了一根递给这人,道:“百货超市里国外的洋鞋能卖三四百,咱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怎么就不能卖一百块了?这可都是我娘在家一针一线缝的,绝对值这个价。”

小青年挑了挑眉,接过那根烟,说道:“兄弟这话我听着舒坦,只是这片地,是有主的,兄弟想在这里摆摊,还得问问冯哥的意见。”

邵瑜知道自己这是遇到地头蛇了,便问道:“不知冯哥是什么意见?”

小青年伸手,比了个“二”字,“这个数。”

“初来贵地,竟然忘了拜码头,这是我的不是,劳烦小兄弟引见一下,我想亲自去拜会冯哥。”邵瑜笑着说道。

小青年朝他比了个手势,“请。”

“三哥……”郑大头有些担心。

邵瑜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没事,都是在道上混的,说起话来也方便,你看好摊子,我很快就回来。”

邵瑜跟着小青年进了一条小巷子,巷子尽头是一间院子,邵瑜走了进去,只见里面全是光着膀子站着的汉子,唯独有一人端坐在太师椅上,邵瑜明了,这人应当就是所谓的冯哥了。

“冯哥,兄弟借宝地一用,还请勿怪。”邵瑜说道。

“好说好说,钱财开道,万事无忧。”冯哥笑眯眯的说道。

邵瑜也笑,道:“我进来只是陪个不是,其实没有要交保护费的意思。”

“混账东西,找死呢!”一个汉子骂道。

冯哥摆了摆手,道:“兄弟们,看样子是遇到硬茬子了,那就好好陪他练练。”

话音刚落,满院子的光膀大汉全都围了上来,那先前引路的小青年已经飞快退到了墙角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