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提要]

多计并用,计计相连,一计累敌,一计攻敌,这样任何强敌,都会攻无不破。

[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译文]

敌军将多兵众,不能与之硬拼,应当运用谋略,使他们自相牵制,以削弱他的力量。将帅靠指挥巧妙得当,用兵如神,获取胜利如同有天神相助一样。

[解析]

“连环计”是一种权术。所谓“连环”是指多数的环连贯在一起,而成为一串。使用此计主要是指互相拖累,相互钳制,或者通过巧妙的方法使敌人不战自乱,减弱敌人的力量。或乘机进攻,或趁机撤退。

“连环计”的道理是十分简明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抓住了要害的一点,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如此一环环地使用下去,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连环计”的运用,最重要的是布局,布局完整,没有破绽漏洞,才能完善无缺地施展。若其中有一环一计失误,可能造成一牵一环而动全局,缺一计而前功尽弃的后果。

只有考虑周全,组织严密,能充分结合主客观因素的人,才不会因百密一疏而造成功亏一篑。

[兵家使用范例]

希特勒的阴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两国为欧洲最强国家,法国在非洲拥有许多殖民地,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欧洲地上的非洲国家,其野心在于独霸欧洲、非洲两洲;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其政治目的却是在永远保持均势。但在德国希特勒眼里,已看出英法两国目标绝不一致,认为要翻身,必先拆散英法联盟,要削弱法国,非拉拢英国不可。

因此,在他得到权势之后,便一面高唱和平,一面却秘密重整军备。

这时,英国有意讨好德国,建议“平等军备”,法国却强烈反对,到塞尔区人民投票返德国之后,希特勒乘机宣布不向法国作领土要求,即暗示不索回阿尔卑斯和劳林两处割地,引诱法国同意“平等军备”。

这时,英法两国已开始貌合神离,希特勒再借口法国与苏结盟,突然进军占领非军事地区莱茵河,使法国外交陷于彷徨境地,在得不到英国军事支持的情况下,只可诉诸大而无当的“国联”,不了了之。

英法矛盾日益加深,希特勒再支持西班牙佛郎哥发动军事政变,怂恿意大利墨索里尼进占非洲的阿比西尼亚,而他却又乘意军南进之机,把奥地利从意手中夺过来,几年之间,从一个孤立国家进而成为轴心盟主,公然向全世界挑战。

希特勒这样的制造矛盾、利用矛盾的手法,确是近代史上最巧妙而又最成功的连环计了。

[商战使用范例]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