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放榜(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太子为一国诸君,在为国抡才大典上,他本应是坐在老朱下首,但是这儿却没有他的身影。

可怜天下父母心。

太子为什么没有出现?虽然许仙政治情商也许不高,但是他有—个知后世的优势。

朱元璋从来没有废除太子的意思,从来都没有,就是太子气得他上前便劈头盖脸打去,也没有这意思。

那么便很好推理了,太子为什么没有出现?只能是朱元璋今天的问话。发生了这么多事,老朱怕了。死后真的有鬼,有神,有注定……

今天,老朱这么质问许仙,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的继任者。或者还有一点儿,是为了从许仙这儿获取—点儿保证。显然神鬼事已落脚在他心中,不外色厉内茬,借书说事。但是他还是问了,为自己的继任者。

知道了朱元璋的想法,许仙自然是笑了,他想了一下,说:“陛下,这书的主体乃是圣人。商纣王也好,周武王也罢,不过是枚棋子。”

“大胆!许仙,斥竟然以君王为棋子?”许仙的话在这时代绝对出格,立即引起礼部官、员的训斥。

许仙没有理他们,因为没有必要,掺杂了天人二道的《封神演义》,帝王?实在是不入流。许仙感慨一下,对朱元璋说:“一切在乎实力,只有有实力,才有一切。”

许仙不仅仅是在点太子的事,同样也是在说华夏的事。华夏一直是建国实力强,然后便开始马放南山,显然是忘记“忘战必危”。当然,许仙也是在自嘲,天人二道啊!谁又不是棋子?

朱元璋沉思,他似乎听进去了,又似乎没有听进去,过了—会儿,他又问道:“这气运深厚真的是圣人也动不得?”

许仙点头:“正是如此。”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然后一脸和善说:“汉文哪?你这书写的极好,朕可否在上题字,刊行天下?”

静-嘶-

在场的人全都发了懵了。什么情况?陛下欲为他刊书?

这是什么?这是读书人求之不得的出书啊!有了这书,那就不是士子,而是名士。

何谓名士?《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汉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

最重要的是名士者,说怪话,放浪形骸的。

不要小看这一点,华夏者:“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华的根基便在此二字上,特别是儒教根基同样是在此。现在许仙成了名士,也就是说许仙不用再遵守,而连华、夏二字都无须遵守,那他还要遵守什么?

吧的—声,人道儒教可以指责许仙,引之为罪的束缚,当场又少了—样。

看到人道束缚减少,许仙自然乐意,当场谢了朱元璋。

礼部官儿有心阻拦,但是他们怎么拦?是,《封神演义》不是四大名著。虽然《封神演义》创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但其中性格丰满的形象并不多,而且有一个致命的缺憾,就是所有人物的性格都是两极化,要么好,要么坏,要么忠,要么奸。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