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首战(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168章,首战

听到盟主袁绍问起谁可为先锋,率兵攻打虎牢关时,在座的诸侯们不约而同的选择沉默了,各自以眼角余光瞅了瞅旁边的同僚,没有说话。()

打先锋,不是说打就打的,也要有那个实力。有了那个实力还要有那种一往无前的战意及自愿的想法。胜了首战,自然令在场的各路诸侯首领刮目相看,甚至本身威望大增也说不定。

但若是败了呢?便将是颜面扫地,甚至是有去无回——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霸占洛阳的董卓可不是善茬,手下肯定有些能人异士。

就在袁绍见无人主动请缨,心里摇头叹息一声,打算点名让谁打头阵时。一位威武不凡的壮汉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手抱拳,朗声道:“孙坚不才,愿为前部,望胜了首战,鼓舞士气。”

袁绍听了大喜,点头道:“文台勇猛,正合我意,可当此任。祝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孙坚也不啰嗦,遂出了中军大帐,引本部人马杀奔虎牢关来。

据传孙坚为孙武的后代,县吏出身,因勇敢又有谋略被官府赏识,提拔为军官。他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朱儁征讨黄巾,立下许多功劳,被东汉朝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

手下有四员大将:第一个,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也,使双刀。()

这四人为孙坚的左臂右膀,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黄盖,此时已有五十岁了,但身体硬朗,武艺了得不输青年将领。孙坚对他极为看重。

此时,覆盖大地的冰雪刚刚消融,天气异常寒冷。孙坚领着四将同一万人马呼着白气,策马扬鞭,向着虎牢关奔去。

上万人马踏地的脚步声,就像雷鸣一般响彻在这片大地上,让人听在心里,都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似乎无形之中为他们驱散了些微寒冷,让他们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定。

只是想到此次去攻打天下闻名的虎牢关,不少将士心里又生出了莫名的紧张与胆怯的心理……

虎牢关又名汜水关,位于洛阳以东六十里的地方,山高路险,关卡建在两道拔地而起的绝壁之间,形似困虎之牢,因而得名。

这会华雄已领前部一万人先行来到了虎牢关,会合原先守关将士五千人,共一万五千人马。此枭不愧为出了名的好色,于战事一触即发时,还不忘令人掠夺来时的路边村庄的一些美丽妇人,供他消遣作乐。

话锋一转,先说众诸侯内有济北相鲍信,寻思孙坚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便暗中吩咐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

鲍信是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当初董卓兵犯洛阳专权时。其知卓必为乱,劝袁绍袭卓,绍惧不敢发。于是鲍信弃官还乡,收徒众二万余。直到袁绍、曹操等人起兵对抗董卓,鲍信遂响应号召,起兵来援。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