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校场大比(十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秘密通过雷场是胆略与意志的考验,被这次参加比武的人员称之为“死亡角逐”。参赛人员必须在十分钟内依次通过雷场,以最后一名队员通过雷场的时间来计成绩。

考场的气氛凝重,在场的裁判们和安保人员都屏住了呼吸,谁也不愿意特战精英们受到意外的伤亡而离去。地雷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防御性武器。最早的地雷起源于中国,早在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就是用了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或胜。

由于地雷的物美价廉,受到了各**方的不断推广,从开始简单的“火药炮”发展到现在的智能雷、电子雷、定向雷、磁性雷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最便宜的反步兵雷大小如同手掌,以塑胶制造,内藏的**足以炸断踩雷者的脚掌,使之失去战斗力。而且不能以爆破的方式排除。由于不是金属结构,就更加增加了排雷的难度。这种价值仅3美元的反步兵雷是步兵们的噩梦。

地雷在战争中被用来阻碍对方军队的前进,让防守的一方能以更少的兵力扼守要道。由于对人员的危害极大,联合国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表示需停止对地雷的使用。由于历史上面的一些问题,中国、俄罗斯、美国都没有停止对地雷的使用。

进行排雷方面的训练更是特种兵们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各种各样讹雷的设计不仅会为特种兵们赢得时间上的缓冲,而且能够用较小的代价换来极大的战果。

这次排雷大赛也可以看做是对这些特战精英们排雷技能的一次大检验。

“开始”,随着裁判长蒋友谊一声令下,第一组的三个小队开始通过雷场进行排雷。恰巧这三支队伍就是“火烈鸟”、“雪豹”和“猛虎”。这次三支队伍的比试似乎能够预判出胜负的走势了。

杨晨谨慎的试探着脚下的地面,不断的拿着红旗进行标记,并画下警示记号,告诉队友进行规避。

王晓虎经过上次的“封闭式”特训后也狠补了排雷方面的技能,对拆弹略有心得。但是现在比拼的是速度,王晓虎准备标记好所有的藏雷点后,不做排除,通知队友们直接到达目标区域。

“雪豹”队长苏茂辰额头上沁出豆大般的汗珠,由于队伍中负责排雷的还未归队,其他人员对于排雷一知半解,都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分钟过去了,他们还没探出第一颗地雷。尾随在苏茂辰身后的队员们焦急的等待着队友的归建。表情显得是那么无奈与无助。

站在场外观察的“雪豹”大队长急得上蹿下跳,“平时训练的好好的,关键时候给我掉链子?!苏茂辰!你这队伍怎么带的!老子给你记过!”八个人的队伍现在只有四个人在,傻子都知道出问题了。苏茂辰壮着胆,学着杨晨的样子开始准备探雷。只见四个“雪豹”特种兵提着大包小包飞一般的跑了过来,捕获的猎物还算丰盛,可是在这个当口,大队长不骂他们已经是对得起他们了,谁还有心思来管抓了什么野味?

苏茂辰终于等来了救星。忙安排扫雷组向前排障。这个也是自己疏忽大意,没有发现当时去觅食的都是扫雷尖兵。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要是一知半解的话比不明白性质的危害性更大。所以苏茂辰宁可小心驶得万年船也不敢以身犯险,拿性命开玩笑。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