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好汉当年勇(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匈奴人大败,已然没有了再和汉朝决一死战的勇气,草原上虽然零零散散还有十余万控弦之士,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一回奇袭长安,自打在平安县城耽搁下来之后,便是失去了战略上的主动,几番波折,反倒是越战越挫。

汉朝群臣也认为穷寇不可追,狗急会跳墙,趁着尚且还掌握着主动,便是派人与军臣接洽,商谈各自罢兵言和,交换俘虏之事。而这匈奴人机动作战,又是深入汉庭,在没有后方根据地的情况下,带着大量俘虏十分不利于作战,所以,他们在战场上一般是不留活口的。

而之前捕获的那三万多普通汉朝百姓,军臣为了迷惑汉朝群臣,能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再取长安,已经让刘戎尽数带回了。并且,为了掩护自己的几千先锋混进长安城,他还不遗余力地驱逐了长安以北的十余万百姓,像撵着一群羊似的往长安那里赶。

被军臣这么一折腾,渭水以北,已经是十室九空了,余下的百姓也是上山进湖,军臣手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汉朝俘虏。当然,除了之前被刘戎抵押在匈奴军中的那一队,以丞相袁盎为首的汉朝使臣之外。汉朝君臣也正是为了与军臣交换那一队,需要整天抱着钙片当饭啃才能勉强合格的外交官,才主动与匈奴人接洽的。

但是,战争进行了这么久,对于汉朝这么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国家来说,其优势已经渐渐显现出来。周亚夫早有准备,开战伊始就已经调动北部边关的守军,现如今他们也聚兵一处,渐渐迂回到军臣背后,刚好可以在军臣回归草原的必经之路上拦住一时半会儿。

军臣深知大势已去,再战非但捞不着好,还极有可能会被围歼,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双方和谈,并且派遣匈奴大单于之位的继承人——伊稚斜,亲自前往长安,负责接收己方俘虏的具体事宜。

这一天,刘戎正在军营里与兄弟们胡吹烂侃,自己是皇上亲封的先锋将军,不过后来又以丧权辱国的名头下罪入狱,功过是非终究也没有个定论。不过,老太后倒也不管这些,直接把刘戎接到了自己身边,景帝刘启那边装作不知道,皇后那边虽是心急火燎,却也敢怒不敢言,群臣们最近又都在忙着汉匈议和的事,那些弹劾刘戎的竹简也都暂且被压在了底边。

而对于刘戎来说,这皇宫大院前几次来还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看哪儿哪新鲜,瞅哪儿哪神奇,可是待得久了,反倒是心生郁闷,毕竟那宫里这么多如花似玉的姑娘能看不能吃,日子久了闹心,赶紧又跟老太后告别,搬回了军营来住。

这时候,匈奴人也已经彻底偃旗息鼓了。将士们心中放松,各式各样的看家把戏都搬了出来娱乐大众。整个军营里熙熙攘攘,长官们也不管,都是好不容易从这几场恶战中保下命来的兄弟,现在大局已定,匈奴人又自有专门的军队监察着,这驻扎在长安近郊的将士们,就是放松放松也无妨啊。

杂耍的,拉歌的,摔跤斗狠的,舞枪弄棒的,一应俱全,比起后世的庙会也不差什么。而刘戎却向来都是一个安静的文明人,除了生死关头之外,其余时间一向是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拉歌吧,这汉朝的流行歌曲比起后世的京剧还难听,谁受得了啊。但是,人家也不闲着,正拽着一圈年少懵懂,不知世事险恶的纯情新兵,在聚精会神地听他吹牛皮呢!

“将军,匈奴大单于营,那里可是龙潭虎穴啊,你三进三出,如入无人之境,那些匈奴人岂不是鼻子都气歪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