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新巴黎和会(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ps:

求订阅、打赏、月票支持正版

1906年9月下旬,宋骁飞从上海启程,亲自去法国首都巴黎参加和会,总统夫人席慕青陪同。 宋骁飞带着外交总长伍廷芳等使团成员在启程前,接受国际通讯社的联合采访时强调说:“我之前在迎接中**队的烈士遗骸回国时,就明确表示过,中国的士兵不会白白牺牲,中国将在国际谈判桌子上,拿回属于自己应得的东西。现在,是我去履行对国民承诺的时候了。”

美联社的记者约翰.乔治问:“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俄国将不会参加巴黎的和会,并称他才是代表俄国人民的,没有他的签字,任何有关俄国的国际决议都是无效的。”

宋骁飞笑着说:“我觉得等到沙皇一家到了布尔什维克的地下室,他就不会这么认为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不光是欧洲的幽灵,也是全世界爱好正义和和平的人民的敌人,是全人类的噩梦。我们当然有权做出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决议。而且,这个世界,应该是强者说了算的,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请转送给尼古拉二世,我对他的处境只能表示同情,他只能接受战胜国的决议。”

1906年10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主要任务是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同时重新瓜分俄国和原有的殖民地。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代表七十多个国家,乱哄哄的,后改为“四人会议”,即中华共和国总统宋骁飞。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德意志帝国总理伯恩哈德.冯. 皮洛夫,法国内阁总理斐迪南.萨里安爵士。

后因法国在对付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大战中作用不大,贡献几乎是负的。美国参战比较晚。而且这时也不够强大,被英国和德国冷落一边。所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中华共和国总统宋骁飞,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德意志帝国总理伯恩哈德.冯. 皮洛夫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是主宰者。

在会议过程中。中、德、英国三巨头各怀心思。英国维持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而且希望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等,即大陆均势。德国希望得到欧陆霸权,得到乌克兰和波兰作为殖民地。中国希望得到巨额的战争赔款,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作为中国的海军基地,还有靠近远东的三百万平方公里俄国国土。美国则在拼命推销“门户开放”原则,主要是争取美国的商品与资本可以自由进入沙俄地区。实行机会均沾。

对俄国停战的条约也是十分苛刻的,它包括:

承认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高加索等国独立,这等于肢解了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交出116.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分三十年付清。

俄罗斯废除普片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交出所有巡洋舰、战斗舰、潜水艇,2500门大炮和枪支弹药。

俄国, 要交出性能完好的火车头2000个,车厢15万个,卡车5000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