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德结盟?(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ps: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中英谈判陷入僵局之后,北京、上海等地英国人开的工厂工会开始自发组织罢工,上街游行,英国老板用炒鱿鱼来威胁,或加工资诱惑,让这些工人去恢复工作,工会就是不答应,以至于英国人怀疑这是中国政府在背后支持。中国政府也一点也没有要阻止的意思,报纸上还发表文章说,罢工是工人合法的基本权利,也是爱国主义的行径。

中国城市里到处都是扯着横幅游行的民众和学生,他们不知疲惫地走着,喊着“抵制英国货”“英国人滚出大西藏”等口号,锣鼓喧天,抵制英货的运动波及全国,就连东北三省都影响到了。最后罢工和抵制英货也席卷香港,香港的工人开始响应罢工,当地的英资工厂、店铺的工人逐渐罢工,码头的和自来水厂的工人也在罢工。

广州、天津、北京、南京、杭州和福建等地闻风兴起,声势浩大。一个月内,各地举行集会达两百余次。上海、广州成为运动的中心,群众斗争浪潮更为汹涌澎湃。上海先后建立了二十四个团体,参与的行业达七十六个。妇女组织了“中国妇女会”,少年儿童成立了“中国童子抵制英约会”。英办学校的师生纷纷离校,只得停课或解散。上海耶稣会也发出传单,对运动表示“同情”。广州地区在6月成立了“拒约会”,旋又改称“抵制条约不用英货公所”。商、学各界等百余单位参与。展开了广泛的活动。反英爱国的宣传深入人心,报刊、演说会、演唱会造成了强烈的社会舆论。家家户户的门前,几乎都贴上了“不买英货”的纸揭。海外侨胞也采取汇款、声援、抵制英货等各种斗争形式。积极配合了国内的反英爱国运动,“义声所播,震动全球”。 朱尔典无功而返,只好给国内发电报。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收到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的电报,一阵沉默。在中国的英国商人疯狂地往伦敦发电报。他们快被中国的民众给弄破产了,大量的商品被愤怒的中国人点燃销毁。跟林则徐在虎门硝烟一样。

宋骁飞还签署大总统令,让大西藏军区的二十万新军在孟加拉和萨德基拉附近集中,作跨过恒河的趋势,这让印度的英军非常震惊。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听到是紧急电报,马上接过来一看,然后脸色突变,阴沉得像是要下雨,迅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会议室里来回跺着脚步,喃喃自语:“可恶的中国人,他们竟然敢大量屯兵印度边境,真是太放肆了!”

其他的几位大臣也立即拿来看,看了之后和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脸色一样铁青,他们也没想到中国竟然如此强硬,只有海军大臣丘吉尔手里握着一只结实的石楠根烟斗,面色平静,问道:“首相大人,看来我们屯兵印度的策略没有吓倒中国人?”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点点头,说:“是的,现在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意料,或许会对我们非常不利。”

就在此时,首相府的门外,还有游行的英国民众,人群多达数千人,他们和上百的防爆警察对峙。在泰西国家,游行示威不是闹事,是很多国家宪法所明确规定的最基本公民政治权利,作用主要是对政府施加压力,是绕开议会直接主张个人权利的原始途径,不用向政府申请,在去抗议政府的时候没有任何恐惧,不需要勇敢,不需要担心牺牲或失去什么。当然,游行示威必须是和平的,那样防爆警察也就是在维持秩序,一旦演变成骚乱或暴力的,或者趁游行示威打砸抢,就会被警察逮起来。他们此时游行示威的目的是见首相。

丘吉尔听着屋外游行示威的口号声,用烟斗猛抽了一口烟,说道:“看来不只中国人,我们的民众也在给我们添乱呀。我建议还是先出去和民众对话。要让民众们明白,眼下,我们最大的敌人是德国。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压制德国在欧洲的扩张,我们将永不停止,永不疲倦,永不让步,全国人民已立誓要负起这一任务:在欧洲扫清德国这个幽灵的毒害,把世界从新的黑暗时代中拯救出来。”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表示同意,便出去和民众对话。英国经过数百年的民主训练,民众的民主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见到首相后,大家都坐在地上,等候首相的演讲。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整理了一下西装上黑色的燕尾领结,大声对着人群说:“如果是平常时期。我们随时可以派遣欧洲战舰去歼灭中国的海军,但是现在,欧洲大陆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一旦把帝国的舰队派去远东,那么本土的防御,会降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想一想你们的家人,你们的孩子,你们不会愿意看到他们在德军的铁蹄下生活吧?不少字中华帝国现在不比六十年前了,现在中华帝国已经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军队超过150万人,他们拥有的先进大炮和战舰,而且。你们要知道,中国的人口超过五万万人,这时如果中英发生全面战争,我相信战争的时间将会非常长。一年。二年,十年都有可能。而且中国在亚洲本土和我们作战,帝国的损失会非常大。我们现在的策略,就是扶持日本,总有一天,两国会有一次大战,等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帝国就会强势介入。到时候。就是中国乞求我们的时候。”

听了首相的话,人群中的骚动渐渐平息了下来。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召来国会的议员。进行投票。就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投票,很多议员都是大资本家,他们的产业在中国受到了打击,同意英国当局对中国做出必要的妥协,但是要求政府必须保住印度。

印度的历史悠久,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

印度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有各自宝库的19种完善语言被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的每个宗教在次大陆都有它的信徒。整个印度次大陆遍布无数漂亮的庙宇、雄伟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庙、犹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很多人还有多神的信仰。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式政权是孔雀王朝。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

历史上,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阿拉伯人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远征印度的序幕。所以伊斯兰教也对印度有很大影响。伊斯兰对印度的真正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北印度的历史即为德里苏丹国的历史。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