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俄国灭亡(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ps:求月票、点赞、打赏支持正版

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欧洲之窗”,也是布尔什维克人的首都。同时,它还是波罗的海的一大重要港口。德国一开始就志在必得,除了派潜艇封锁波罗的海,还从在西线调集了32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向圣彼得堡发动猛烈攻势。

德皇威廉二世对欧美的报纸宣称,“德国将在1910年9月1日前占领圣彼得堡,从地球上抹掉这座城市,杀光这里的居民,摧毁这个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摇篮。”威廉二世还宣称,届时他要前往圣彼得堡的冬宫广场举行盛大的检阅军队仪式。

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同意威廉二世的想法,他对占领圣彼得堡也很感兴趣,因为夺取了圣彼得堡,德军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德国驻芬兰军队会合。此外,中立国瑞典的铁矿沙,也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施利芬对东线的兴登堡等德军将领们说:“圣彼得堡应该被德军占领,毁灭和占领这座城市,不仅可以取得巨大的战略利益,让德国严严钉死彼得大帝打开的‘欧洲之窗’,把波罗的海变成德国的内海,而且通过占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摇篮,能完全瓦解敌人的反抗意志,摧毁他们的士气,把布尔什维克这个欧洲的幽灵彻底从地球上抹掉。”

德国宣布与苏俄的和平协议无效之后,兴登堡即将进攻圣彼得堡的德军编成北方、中央和南方3个集团军共计50万人。其中北方集团军的任务是从东普鲁士出发,消灭波罗的海沿岸的布尔什维克部队,尔后同驻守芬兰的德军协同作战。

苏军担任圣彼得堡防御任务的是苏维埃最后的17个步兵师,9个骑兵旅,共计30万人。由圣彼得堡苏维埃主席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指挥。

苏军的军队在德军优势兵力压击下,不得不被迫向腹地退却,德军于1910年7月1日从韦利卡亚河地区发动直取圣彼得堡的进攻。列宁考虑到德军可能突击圣彼得堡。遂将芬兰湾至伊尔门湖之间的防御地带移交布尔什维克的北方面军,调其一部兵力从南面参加防守该市。

但是。德军“北方”集团军向圣彼得堡进攻前,对苏军西北方面军仍然占有绝对优势:步兵多2.4倍、火炮多4倍、迫击炮多4.8倍,还有从中国购买的五十辆坦克。

德军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向陶格夫匹尔斯—普斯可夫—圣彼得堡总方向实施进攻。德军十分英勇,单刀直入,4天内一口气向前冲了320公里,其第8步兵师最先抵达陶格夫匹尔斯城外。

该师师长勃兰特让德军士兵利用缴获来的三辆布尔什维克的汽车,装扮成后撤的苏维埃伤兵,来到苏军守桥部队的面前。德国的伤兵用流利的俄语。瞒天过海,完整地夺获了西德维纳河上的两座大桥,使德国北方集团军主力顺利渡过宽阔的西德维纳河,攻占了陶格夫匹尔斯城。

陶格夫匹尔斯的失守,使布尔什维克的普斯科夫—圣彼得堡一线因失去了天然屏障而完全暴露在德军面前。列宁按捺不住愤怒,严令苏维埃士兵不许再后撤。

“轰隆!”

“轰隆!”

一阵炮击之后,德军就像潮水般继续向苏军冲来,处于被动中的苏军不仅没有还手之力,而且连招架之功都没有,德军继续深入。很快突破了苏军在拉脱维亚—俄罗斯边界的防线,接着又占领了苏军弃守的普斯科夫,打开了通往圣彼得堡的大门。

圣彼得堡北面一侧。德军也对苏军发起猛烈的进攻。圣彼得堡已经处于德军的南北夹击之中。

气急败坏的列宁打电话给季诺维也夫,责问道:“普斯科夫怎么丢了?你们打算撤到哪里?撤到北冰洋去吗?”

季诺维也夫吃了败仗,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诺诺表示:“列宁同志,我清楚我的职责,我会不遗余力去完成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对我的嘱托。”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