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谢夫人(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三十二章姜荀

进来还没说上半句话,就被老太太这样数落,姜姒心里要是能高兴才见鬼了。

只是对着老太太,她暂时也甩不上什么脸子,先行了个礼,才道:“寻常给老太太请安都是这个时辰,前几次来得早了,还被嬷嬷训回去。如今天儿入了冬,老太太竟也改了时辰不成?孙女愚钝,竟不知有此事,还望老太太恕罪。”

老太太忽然噎住了,今天的确不是姜姒来迟了,而是姜妩等人来得早了。

姜荀也假作好奇地看了一眼,道:“祖母,姒儿是与我一同来,半道上说话迟了……咳咳……”

姜荀来得少,跟姜姒亲近,这也是老太太知道的。

三房四房都是老太太所出,所以喜欢得紧,连带着姜荀这个唯一的嫡孙,也一直让她当成心肝宝贝儿一样,只是这孩子福气薄,小时候染了病,如今也没好全。前日来了,却生了一场病,心疼得老太太整夜里睡不好。

如今看见姜荀,老太太方才沉下来的脸色,便缓和了起来,竟道:“身子还没好全,你就到处乱跑,左右我也不缺着你这一点孝心。别是姒丫头拉着你来的吧?”

老太太今日就是抱着警醒警醒姜姒的心,姜荀跟姜姒关系好,在老太太看来,自然是姒丫头搬了救兵。

对府里这些事,姜荀知道得很清楚,也知道老太太是个什么人,便道:“瞧您说的,这孝心是孙儿给您的,若我是姒丫头叫来的,岂不说我没这个对祖母的孝心?可冤枉孙儿了。”

老太太顿时被这话哄得眉开眼笑,只叫姜荀来自己身边做,而后才让几位姑娘也坐下。

姜姒讨了个没趣,扫了一眼姜妩,姜妩垂着头,看上去很温驯。

“其实今儿见到你们来,我心里也高兴,府里近日来也出了一些好事情。”

老太太慢慢地开了口,眼光落在姜妩的身上,便笑道:“京中的消息,你们也应当清楚了,咱们妩儿可给姜家露了大脸,都说姜家的姑娘有福气。”

这说的是姜妩出联得了那么多贵人青眼的事情,姜姒只心头暗笑。

老太太如今以为是好事,殊不知真正的“好事”还在后头。

心里虽不高兴姜妩厚脸皮,可姜姒高兴的是有人顶缸。

此刻的姜姒看上去平静极了,找不出半分的不快,即便是姜妩想要从姜姒的表情上探询什么,也无半分的可能。

别的不说,单说射联的还有宁南侯世子,姜姒就应该尴尬。

因为原本姜姒就跟宁南侯世子搭在一起,现在自己的庶姐竟然也跟世子攀上了关系,姐妹两个人,还能好?

所以,老太太说的时候,也在注意姜姒的脸色。

看姜姒规规矩矩不像是有什么不满,她心里才稍稍释怀。

于是,又续道:“这小瑶池会乃是成全人间美满姻缘之事,射联有四人,世子爷且抛开不提,魏王殿下如今可没续弦,还有最后一箭射倒箭靶的赵蓝关,瞧着日后也是个大有出息的。我想着,这二人里随便挑一个也好啊。”

原本是四人,可第一人不知是谁,只有三个,这三人之中傅臣暂时不提是因为姜姒。

姜妩心里也清楚,万万没想到让自己撞见如今的机缘,却羞红了脸,捏着自己手中绣帕,赧道:“祖母取笑了,孙女还不想嫁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大哥二哥也都开始物色人了,姑娘家里你的运气是顶好,回头你看中了谁,祖母叫人帮你探探。这些人,可是非富即贵,大有前途,你若能高攀进去,真是说不尽的好处。”

老太太说着,甚至还道:“我看魏王殿下是极好,先头你嫡母那边还得过太妃娘娘的赠与,可见对我们姜家是极为喜欢。没准儿还有机会呢?”

这些话全是对着姜妩说的,其余人根本没能得老太太一个眼神。

姜姒固然厉害,宁南侯府也厉害,可魏王殿下更不差,怎么说也是皇族,从这一点上来看,要比宁南侯府体面得多。

不过,“魏王原本是皇族,即便是续弦多半也得要嫡出……”

这倒是难办了。

姜妩听见这话,便是脸色一白。

嫡庶有别,皇族续弦又岂能马虎?即便如今有再好的机遇,姜妩也不一定能抓得住,只因为她不过是个妾所生。

听完老太天自顾自说出来的疑虑,姜妩还是那一句话:“妩儿也不知怎么就写出了那样的一联,原本也只是赶巧,指不定魏王殿下不喜欢呢?”

姜姒听着这话,老觉得不是很对味儿。

这姜妩,似乎是看上魏王了,还想成为魏王的续弦?

怎么说也是皇族,断断不可能娶个庶出的姑娘。

姜姒不语,只继续听下去。

老太太果然道:“若是魏王殿下喜欢你自然好,即便是当做侍妾抬了进去,往后你自己有本事也能封为王妃。那个赵蓝关父亲也是步军统领,这人勇武不凡,未必不能考虑。”

若是去魏王或者世子爷那边做妾,自也是好去处,可出考虑到姜妩的出身,赵蓝关反而更现实一些。

姜妩手里忽然一抖,忙抬了头,有些为难模样,道:“听说赵家祖上三代乃是谢相家的奴仆,出身寒微,便是这赵蓝关的祖父还是奴,只是谢相恩典出了他的奴籍这才风光起来。说来不过草莽之家。那赵蓝关本人更是粗鄙无比,他不过随意射联,哪里看得懂那一联?”

姜荀听着,瞧着屋里坐着的几位姑娘,心底忽然鄙夷起姜妩来。

赵家的确曾三代为谢家奴仆,谢氏一门祖上更对赵家有恩,可赵家如今在朝中也不差,光看看赵蓝关如今的本事便知道前途无量。

可姜妩竟然还看不上,甚至嫌弃赵蓝关?

一个庶出的也敢挑剔?

还不是仗着先头出的风头?

不过也对,如今姜妩有风头。

姜荀似笑非笑一看姜姒,姜姒端着茶杯,也慢慢看了他一眼。

彼此眼底的意味都很清楚。

姜荀说姜姒是自作自受,姜姒却不甚在意。

只有老太太,虽觉得姜妩心气儿高了,可合该她高。

“正所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小瑶池会这一趟,你是没去错,祖母定会为你处理妥当,你脸上的风光,就是咱们姜府的风光。现在谁不说‘恨不生为姜家女’?”

姜家先有个姜姒,后出了姜妩,怎能不让人羡慕嫉妒?

老太太眉开眼笑,跟姜妩说了这一阵,算是知道了姜妩的想法,她也答应慢慢给姜妩说亲事去。

只是如今三姑娘的终身大事眼看着是要能定了,姜姝这个大姐却还在前面卡着嫁不出去,着实叫老太太厌恶。

不过在这当口上,老太太暂时不去管姜姝,总之姜姝是一无是处,倒是随便配给一处不错的人家就是,现在要紧的还是说姜姒。

“姒丫头,方才你进来,可知我为什么寻你?”

姜姒知道最终老太太还是要数落自己,早有心理准备,如今只做不知问道:“不是因为姒儿来迟了吗?”

“你也就是个看着机灵的,如今竟还不知自己闯下什么大祸!”

一拍案角,老太太将佛珠给摔到桌面上,瞪着姜姒。

姜姒起身,躬身一礼:“孙女虽愚钝,可从不知自己曾闯下什么大祸,在内在外都守着规矩,如今苦思冥想,却毫无头绪。却不知,祖母是否误会了什么?若是孙女有什么错处,还请祖母指明,孙女有则改之。”

瞧瞧这话说得,像是她什么也不知道一样!

老太太被她气得不轻,明着看姜姒是个孝顺模样,言语尊重,神态小心,可老太太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哪里憋着。

这四丫头,像是处处跟她作对!

老太太寒声道:“在我面前你还装疯卖傻,我本不指望你与妩儿一样能为家里挣脸,你与宁南侯世子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虽是板上钉钉,也不该这样张扬。你可知顾家是什么权势?这样的人不交好,你反而去得罪,那顾芝乃是天地灵秀人儿,也是你能比的?”

这心都歪到东海边儿上了!

姜姒心说那顾芝要能跟自个儿比,也不至于被气晕了,还天地灵秀人儿?别笑掉人大牙才好。

她不卑不亢道:“祖母此言差矣。姒儿虽不曾主动结交顾芝姑娘,可一向仰慕顾芝姑娘才名,万不敢对她有什么不敬之处,老太太怕是误会了什么吧?”

“还能误会你什么?!你倒说说,冯家那个玉兰丫头,是你好友吧?不是你俩合伙儿与人结仇是什么?!”

老太太不觉得自己老了,她还看得清呢。这事儿若没姒丫头在后面谋算,一个冯玉兰算得了什么?

心里这样想着,她心中也闪过一个念头:姒丫头这心思到底太重。

老太太满以为这样说了,姜姒无可辩驳,殊不知姜姒早在出了计策的时候就与冯玉兰说好。

别人怎么猜是别人怎么猜,总之不是姜姒出面,谁还能将这罪名给安她头上去不成?

姜姒照旧那样镇定,用那叫老太太心里不舒服的淡然口气道:“孙女虽与冯玉兰交好,可玉兰姐姐那泼辣性子,哪里是我能及?再说了,孙女若有与顾芝叫板的才华,怎么也该在小瑶池会一鸣惊人了,老太太未免太高看孙女了。”

这一说,所有人都没想到。

其实姜姒这个逻辑才是对的,若有那个才华,何至于在小瑶池会上没半点水花?

老太太也怔住了,之前没想到,如今想来,自家孙女哪里能有这样的本事?

一时之间,众人都踌躇起来。

姜妩更是想不通,姜姒这样处处藏拙,也不知为什么,让姜妩有些心里发颤。

她原想着,即便这出风头的机会是姜姒自己放弃的,可心里未必痛快,还要来找她的麻烦,却没想到姜姒竟然忍了,根本没有任何的反应。

现在面对着老太太的责斥,更是将自己撇了个一干二净。

姜妩心里也与老太太一般,莫名地憋得慌,总觉得姜姒浑身上下毫无破绽,更不知道姜姒到底要干什么。

完全摸不准她的想法,更不明白她的做法。

暗中咬牙,姜妩想起方才老太太说什么当侍妾,心里便一点也不甘心。

凭什么她就只能是个侍妾的命?那些爷们射联,必定是看中了那一联的才华,如今这一联属于自己,即便姜姒日后要反悔,她也能反咬姜姒一口,叫姜姒自食其果!

想着,姜妩便抬头乖巧温文一笑:“祖母何必担心四妹妹?四妹妹原是要许给宁南侯世子的,即便是得罪了顾芝,翰林院掌院学士在宁南侯府跟前儿又算得了什么?”

这是硬要给自己扣帽子了。

姜姒则笑:“甭管祖母您信不信,孙女没本事,也揽不下与顾芝打擂台的瓷器活儿。倒是姒儿如今想知道,说姒儿在背后撺掇玉兰姐姐这话,祖母是听何人说的?祖母您莫多想,孙女不过想揪出此人来,好好对质一番,再叫人狠狠摔她十几个大嘴巴子!”

屋里姜媚已经瞪圆了眼睛看着姜姒,万没想到姜姒嘴里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老太太也是愣住,这原是姜妩姜媚回来告诉自己,可剩余的却是自己推测出来的,她怒道:“反了不成,你还想打我的嘴巴子?!”

“……这与您有什么关系?”

姜姒只做不知,而后又是个恍然大悟的表情:“想来是您自个儿推测的了,那给您传这件事的人定然居心不良。若老太太认定了此事是姒儿所为,必定不想得罪顾大人一族,指不定还要叫姒儿去赔礼道歉。原本姒儿去赔礼不算是什么,委屈受些也就罢了,可换到日后……正如三姐所言,宁南侯府的脸面往哪里放呢?”

老太太彻底没话了。

是啊,即便是姜姒真的得罪了顾芝,还真能上门赔礼道歉不成?

他们姜家不要脸面,宁南侯府还要脸面呢。

在想到宁南侯府这边的关系之后,老太太的想法一下就变了:姒儿真能与顾芝打擂台,那也是长脸;不是姒儿就更好了,根本就没得罪顾家啊。

于是老太太再次使出蜀中变脸的绝活儿,脸上如春风拂过:“竟是我越来越糊涂,还好被你点醒了。这话说得好,姒儿你也不必怕,总归你祖父也是阁老,再没有不如他们顾家的。”

事情谈到这里,自然再没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在离开的时候,前院忽然来了小厮传报,说姜源由鸿胪寺少卿升任鸿胪寺卿,加了官,一下叫屋里人欣喜起来。

小厮又道:“老爷还要处理事情,暂不回来,不过皇上特赐下来几匹贡缎和两套官窑茶具,老爷说叫分一半去四姑娘院儿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