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父子谋天高海阔(下)(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李含光含着泪使劲点头,扶着老道尊坐在石墩上,冲李璲行大礼拜见,说道:“贫道性格鲁莽,遇事心思不密,今后还要仪王殿下多多提点!”

李璲也不矫情,受了他这一礼,这才扶起来解说道:“道理很简单,胳膊拧不过大腿罢了,李道长,你那个办法等于是要挟朝廷,以我父皇的雄才伟略岂肯受任何人的欺压?茅山才几个道士,拿着五雷天罚就能挡住朝廷百万大军吗?再然后,就是天下道观皆被铲平,朝廷从此将不许道士的存在啊……”

“含光明白了!”李含光冷汗直冒,这才想到就算自己当皇帝也同样不会受人威胁。这时司马承祯咳嗽几声,舒缓了气息,才柔和的说:“与其互相提防着越来越疏远,不如直接把根本秘方献上去算是心胸坦然,没了猜忌!又不是献上去就没有了,反正秘方在你脑子里呢不是?”

五雷天罚的样品装入了软盒,第二天李含光小心翼翼的捧着,跟着老道尊去往兴庆宫觐见皇帝,出门时茅山派的人全都跟出来,老道尊犹豫了一下,指指第三代中四个精锐弟子道:“玄辉、玄耀,你二人从今后名义上不再算茅山教徒,充入仪王府亲卫做个将军吧!玄清、玄元,你二人也如是,去仪王学院做教书先生。”

“山洞中留了几箱‘残次品’,殿下记得处理……”李含光在一旁叹口气,四个弟子可能早被授意,所以欣然接受躬身称是,当时脱下道衣,内里就穿着武士的劲装。李璲明白老道尊的好意,作揖谢道:“多谢先生厚爱,本王愧领了。”

众道士这才上车离开,留下的四人已经隐迹在王府人众之中。

李璲独坐廊桥上心情依旧不能平静,这事儿太大!大到自己根本托不住!而更可悲的是,还甩不脱……看到火药的威力后李隆基会是什么反应?那个五雷天罚无论作为地雷也好、还是作火流星投掷也罢,这跟以前的诸葛连弩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司马承祯在仪王府密室中研究出来的,说李璲没掌握秘方鬼都不信!

换做高力士、杨思勖、甚至王忠嗣掌握火药,皇帝都不会猜忌,但就是姓李的本家人不行!信安郡王李祎那句话说得对:咱们李家有骨肉相残的传统……虽然李璲自己对火药不看重,毕竟手里有比火药厉害千百倍的大杀器不止一种,但目前来说,估计朝廷不会再让茅山派的人住在仪王府里了。

果然,用了不到三天,唐玄宗口谕传来,除了外放去镇藩的光王琚、鄂王瑶和还在禁足反省中的荣王琬之外,宣召在京的全部皇子:庆王琮、太子瑛、忠王玙、棣王琰、仪王璲、颍王璬陪侍驾前,随同皇帝带着各属国使节参观淳化县仪王工坊!

李璲没有资格抗议说那是商业机密,抗旨不尊是要砍头的,只有耷拉着脑袋认了,很明显,李隆基就是找个借口看看李璲的瓷器作坊、肥皂作坊和香料作坊中间,是否夹在着火药作坊!顺便也让各属国使节震撼一下,一个皇子就这么厉害了,到时李隆基可以骄傲的说“朕有二十多个皇子呢,这个是最不成器的一个……”

皇帝出行,浩浩荡荡,即便只有这五十里路,龙武军照样儿派出三千甲士,大唐天子作风彪悍,一身新设计的炫紫色团龙金绣披风纵马驰骋,虽不像后世皇帝坐龙辇摆下金瓜銊斧朝天蹬,但挥扬马鞭的样子正是蒸蒸日上的盛唐气象!

淳化县令在仪王工坊山谷外跪了半个时辰才见到皇帝一行,可数千匹良马呼啸而过根本没他这个芝麻绿豆官磕头的机会,王公勋爵之后是朝廷大员,不论文武都骑术了得!烟尘滚滚中弄得淳化县令土猴子一般,直到最后面的各国使节队伍到来,这才站起身掸掸土,大唐官吏就算从九品也断不能跪拜番邦。

在巨大的烟囱下,看着隆隆的窑火窜起丈高的火焰,炙热的蒸汽罩在众人身上,李隆基微眯起眼眸,转身头一句话就是叫李璲吓一跳:“璲儿,过几天外放置官,你这诺大的产业如何照顾啊?”

李璲的惊讶倒不是怀疑大唐皇帝会抢夺自己儿子的财产,而是拿捏不定李隆基为何会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这样的话。要知道带着各国使节——其实就是间谍来参观工坊就已经很奇妙了!李璲心思电转,一时想不明白那就得做最坏的打算了,此刻又不能和参谋商量。偷眼瞟向工坊内,每一项技术的价值在脑海快速的整理着。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