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二章 灭蕃之战(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当逻些大军攻下青唐白仓关隘的时候,秘密集结在西宁道和剑南道的唐军悍然出兵,越过边界,攻占边城,三日内分别突进六、七百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沿途军镇和戍堡,俘虏数十万部族。

当逻些王廷接到军报时,东路唐军已经越过达马拉山,渡过通天河,占领吐蕃东部第三座军镇桑多,西进嘎木黎;而南路唐军已经穿过芒康山口,占领吐蕃西南第二座军镇左贡,西进然乌湖。

逻些王廷如遭雷击,此时方知大唐出兵不仅仅是攻打青唐,而是攻打整个吐蕃!

这简直就是天坑,坑死人了!

两位王子和权贵大臣们不去想若非他们起了私心搞内讧,怎会被唐人拐到坑里去,上下大骂唐人奸诈,廷议后急急下令,一方面征调各地千户、万户领主的兵力驰援东路、南路,一方面下令攻打青唐的尚仁嘉措立即放弃那曲,挥师东进,在嘎木黎阻击唐军主力——由晋阳公主亲自率领的十六万大军。

尚仁嘉措接到军令傻眼了。

眼见不出两日就可攻下那曲城了,这会却要撒手而退,合着攻城而死的一万多兵员是白白填进坑里了?

尚仁嘉措又怒又痛,气得鞭子狠狠抽地,大骂:“唐犬欺吾!唐犬欺吾!”一连砸了三只茶碗。但气得再狠,他也只能放弃攻打那曲。当晚,撤军的命令秘密下达营中。次日拂晓,逻些军拔营南退三十里,然后急行军东进嘎木黎。

然而,唐军的速度却是超出了逻些王廷和尚仁嘉措的估计。

当尚仁嘉措率军急驰五百里,两日后距嘎木黎只有五十里时,唐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占领了嘎木黎城堡。

这座城堡修建在念青唐古拉山脉阿扎山口的峭壁上,只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路通上城堡,是一座石堡城,原本是防御高原狼群而修建的储存粮食的仓堡,后来成为一个军事防御重堡。尚仁嘉措原想凭借这座城堡易守难攻的地形和堡内存粮充足,据险而守,等待逻些征调的援军到来,将唐军阻于山口之外。但此时山口已失,以他现存五万多人的兵力,要在高原旷野阻击十几万唐军,那简直是找死。尚仁嘉措又气得骂起来,如果不是唐军设计,他的八万大军怎么会在青唐折损那么多?他在接到逻些的急令时就猛地想明白了,为什么河西军攻打那曲城不积极,就是要消耗他们与青唐军的兵力呀。

尚仁嘉措狠狠挥了下鞭子,下令全军转向,拨马往南,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走了一条捷径小道,抢在唐军之前抵达扎西纳军镇。

扎西纳东距嘎木黎一百九十里,西距逻些五百七十里,城堡建立在高岗上,虽不及嘎木黎城堡险要,却也利于防守。如果失去扎西纳,逻些以东就只有林孜一个军镇,而林孜地形平坦,并不利于防御。最好是将唐军拒在扎西纳。相比嘎木黎只是个千户领地,扎西纳的人口更多,是万户军镇,有一万常备骑兵,如果再发布全族动员的紧急召兵令,至少还能召起四五万骑兵,加上他的五万多兵员,合十万余兵力据守高岗城堡,只要撑个五六天,王廷征调的西部和南部领主的援军就能到了。

让尚仁嘉措松口气的是,唐军攻下嘎木黎后并没有立即攻打扎西纳,这给了他们召集兵员的时间。

李毓祯当然不是不懂兵略,而是必须停军休整。

在之前的战役中,东路唐军都是急行军,快速作战攻克敌人,这对经常在大非川高地训练的西宁军来说不难适应,但对左右神策、左龙武这三支禁军来讲就有些不适应了。尽管开战前他们已在大非川度过了高原气候的适应期,但是短短数日内超过千里的急行军和高攻艰战下来,就是铁人也要累得歇一歇了,更何况这是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带。已经有将近一半禁军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手足发麻、虚弱无力的症状,如果再急进攻城,患病的就会更多了。

李毓祯下令全军休整,将高原症状严重的移往嘎木黎东部的洛钦军镇安置,那里是盛产青稞、小麦、大豆的河谷地带,地势较低,重症的士兵只要离开高原就能好转,而且洛钦是吐蕃的东部粮仓,将一万五千多“重病员”移过去,正好加强那边的防守兵力,保障十几万攻蕃大军的粮秣供应;又下令将高原症状中度的安置到后勤,负责粮秣牛羊军械的运输,以及占领区的治安维护和农牧区的巡管,只要不作战,这些症状不严重的士兵就能渐渐恢复;那些只是胸闷气短,症状轻微的,休息个三五日就又活蹦乱跳了。

大军休整几日后,十四万禁军仍能行军作战的接近十万人,其中太医署防治高原病的药剂也起了效用,否则失去战斗力的兵员还要多出很多。李毓祯决定在奏本上给太医署记上一功,“几十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不枉圣人往太医署投了这么多钱进去。”记室参军李梓岚在旁边写着奏本,抬眼笑道:“圣人高瞻远瞩。”

“是啊,高瞻远瞩。”李毓祯手指叩了一下太阿剑,道,“吐蕃雄踞雪山高原,为大唐百年之患,不过是倚赖了高原气候这个利。如今这个利已非大唐军队的不利,则蕃军不足为虑。”

正说着,帐外侍卫禀报,邓王来了。

李毓祯一笑说:“梓岚你可输了。”

邓王李翊浒是左神策统军将军之一,他是被众位统军将军推出来探听消息的,大军休整已有三日,元帅何时下令进军?

李毓祯昨日就与她的记室参军打赌,说头一个过来的必是邓王。果然,邓王来了。李梓岚抬头做了个认赌服输的表情。她原指望邓王稳重,第一个急吼吼跳出来的会是性猛率直的左龙武统军、武乡侯程孝锐,没想到武乡侯竟然忍住了。这是公主殿下的威严又提升了么?当初武乡侯在西宁道议出兵的时候可是猛得很呀,说仁宗时的征蕃大军就是急行军兵败大非川,征蕃大总管薛守礼都成了吐蕃人的俘虏。这话说的,可真直。不过,打下洛钦后,武乡侯的嗓门似乎就小了些。李梓岚心想,应该是对公主有些服气了,便不再跳出来冒头。看来武乡侯也不是没计较的,还知道推邓王出来。

邓王是公主的三皇叔,又历来与太子亲厚,别人不好过来催问公主,邓王却是无妨的。

邓王入帐行了军礼,道:“听说蕃军正在扎西纳召集部族兵员,逻些征调的援军也正往扎西纳赶来。我军在嘎木黎已休整三日,如今能出战的还有七八万人,若赶在吐蕃援军到来之前攻打扎西纳,应该不是太难。不知元帅可有计划,准备何时进军呢?”

“不着急,再等等。等扎西纳聚集的吐蕃军越多越好。”李毓祯道,“我军攻伐吐蕃,不是打败他们,也不是击溃,是要一鼓歼灭他们!吐蕃地大,雪山高地崎岖,河谷林深茂密,气候又恶劣,如果蕃军只是被败,随便往哪个高地山脉或茂林河谷中一躲,养个七八年就又能跳腾。即使我们占了吐蕃,也会在不远的将来陷入到此起彼伏的兵患中。我军要打的不是胜仗,是要彻底灭了他们,消除子孙后患。”

邓王肃然,下去后将意思一传达,众将都暗服。在军中年资极深的西宁道行军总管杨朔带着几分敬意的感喟道:“当初以为公主年少锐进,尚有几分担忧。如今看来,竟是难得的沉稳,深图远虑啊。某等一比,却是痴长年岁了。这高度不同,兵略也分高下呀。”众将都道是。几位统军心想,那位以后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君上,站得当然高了。

军中将帅统一了思想,如泡泡般鼓起来的浮躁就平了下去。

过了七日,探马禀报逻些调遣到东路的十万吐蕃援军——其中一半是后勤——已经赶至扎西纳,李毓祯号令全军起营开拔,高原症还没消去的四千多人都留在嘎木黎驻守,其余十二万禁军和二万西宁军都开向扎西纳。

此时扎西纳已经聚拢了十六万吐蕃军,其中本地召集的部族军有六万骑,尚仁嘉措进攻青唐的军队五万三千余,加上逻些从西部领地调过来的援军,从兵员人数上来讲,已经超过了唐军。

而从唐军的军营中传出“大军因为高原病严重在嘎木黎休整,已经向西宁道撤回了四万多兵员”这个消息被吐蕃人探知,让尚仁嘉措、扎西纳万户长、援军主帅论索朗都松了口气,只要唐人不适应高原,那就好办,他们这仗就能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