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拜会(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萧琰躬身应道:“是。”

她从经道堂下山回府后父亲就与她有过长谈,知道这次入京既是圣人想见她,同时也是家族的意思,正好到帝京增长见闻、丰富阅历,并进入天策书院学习,可能要到明年十二月才回贺州。

“这是年节前后的春宴单子。”萧晀拿起案上一份兰花印纹的洒金纸折页单子递去,萧琰起身接过。

“看后,记在脑里。”萧晀道。

萧琰恭声应诺,知道这单子实际映射了萧氏在京中的关系来往,是不能流出去的。

她看两遍后记在心里,起身将折单又递回伯父案上。

萧晀说了两处宴请,道:“除了这两处外,其他那些宴会阿琰先不用去。让你堂兄们先去蹚蹚水,你在京中的时日多,以后再与这些世家子交际不迟。这几日,你先随着我,去见见几位世家主。”

萧琰应道:“是。”

知道大伯父这是在提携她。

因为父亲是河西的最高军事长官,不得朝廷诏谕是不能离开河西的,所以每年进京朝贺的大伯父就是萧氏家主的代表,她随同大伯父去拜见这些世家主,地位就不仅仅是嫡子了,而且是予以议事的嫡子,得到对方的重视当然是不同的。

而家族显示出对她的重视,必会让她在长安与世家高门的交往更有利。

她按捺下微微激荡的心情,仔细听着大伯父说的明日、后日要拜访的家主。

这种拜访不会列在春宴单子上,是既公开又私密的拜会。

说公开,是因为世家之间的互相拜访是光明正大的;但双方拜访的情形,却是私密的。世家的交易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拜会中达成,而对某些事件的态度也是通过这样的拜会传达。

萧琰知道,她被大伯父带去参加这样的拜访,即使正经谈事时她是和对方的子弟去暖阁喝茶或游园子,但也足以体现她在家族中是可以“参与秘议”的地位,这对于提高她在长安交际的等级是很有作用的。

听完伯父的安排,萧琰心里过了一下母亲那边的安排,以询问长辈意见的语气道:“母亲希望我这几日再过去。我想,陪母亲过个年夜,申时过去,正旦用了午膳后再回来。伯父您看,是否合适?”

萧晀心里想了想,颔首笑道:“除夕日清晨咱们府里祭祀,午正起便是家宴,聚欢要到年夜三更才歇,都是家里人没什么大事,你用过家宴就是团圆了。你和生母多年未见,陪母亲过个年夜也是应该的。”

萧琰恭敬拜谢,“是,多谢伯父。”

她拜别大伯父,带了侍卫回金粟院,听菘蓝禀报说三位堂兄都差人来问过,便换了一身淡青色的家居直裰,挨个去三位堂兄院里叙话,回来已经是戌正了。便换了短褐,练了一个时辰的刀法,然后沐浴上榻,冥想之前又呆了会,想着除夕过去给母亲带什么礼物,又不可避免的想到李毓祯,手按着脑门叹了口气。想到母亲教她“定心”时的一句话:“任它四面风摧,我自岿然不动。”萧琰心里默默道,她和李毓祯之间,恐怕就是如此了。

她们两人的心志,都是同样的坚定,谁也说服不了谁,就看谁磨得过谁了。

反正,她当了皇帝,迟早是要大婚的,到时这份情就自然断了。

萧琰徐徐吐了口气,眸子变得清明,闭上眼,握着清心琉璃石,很快进入了澄空境界。

次日起,到九哥院里用了朝食,她便独自去了大伯父的院子,随伯父一起前往宋国公府拜访。

宋国公即清河崔氏的家主,门下侍中崔希真,三省宰相之一,太子的岳父,深得圣人信任,当然这种信任也有可能是打嘴架吵出来的——宋国公在诏授门下侍中之前,曾任过好些年的谏议大夫和御史大夫,跟圣人是殿上吵架的老冤家了,任了宰相后与圣人斗嘴也是常事。

大唐皇帝对于被臣下指着笏板骂已经习以为常了,哪任皇帝没被骂过?太.祖、高祖、太宗、仁宗、明宗、高宗、世宗……没一个走脱的,被骂得最厉害的昭宗皇帝还开玩笑说“不被人妒是庸才,不被臣骂是庸帝”,只要把事干好,想吵架就吵呗,圣人干嘴架也不是含糊的。但前提是能干事,只会磨嘴皮子的,皇帝多半将人丢到翰林苑、国史馆去,那里有一堆磨嘴皮子的,由得你们天天辩经论史去。崔希真能从台谏长官坐到门下宰相这个位置,绝不是只会干嘴仗的,在大事上,这位崔氏家主可从不含糊,是隐性的圣人一党,所以才在门下宰相这位置上稳稳当当坐了十几年。如今下一任的皇帝是他女婿,下下任的皇帝也是他的外孙女,只要清河崔氏自己不犯蠢,继续繁盛个四五十年不成问题。

“萧氏之下,就是清河崔氏。子弟繁盛,人才辈出。崔世子与你父亲同辈,是一位性度恢廓的人物。崔氏有他为首,子弟齐心,不会亚于萧氏。一个家族源远流长,其一在于存道不毁,其二在于子弟同心,这比人才辈出还更重一分。……”

萧琰骑在马上,心里回想着大伯父昨日说的话,结合赴京前父亲和四哥的提点,心中缓缓勾勒出对清河崔氏的初步印象。

车马很快到了永昌坊,从坊府门进入崔府。

世子崔光弼一身宽袖博带的礼服,外穿玄色绣金螭纹的锦面毛氅,仅袖口露出三寸黑色油亮的锋毛,容貌白皙俊雅,又有恢弘博广的气度,领着他的几位兄弟和四五位子侄在正门前相迎。

萧晀也是一身宽袖博带的礼服,外穿深青色织方胜纹锦面毛氅,气质温雅如古玉,下了马车,带着萧缣、萧珖、萧瑄、萧琰四位子侄上前,合揖见礼。

“定柔兄一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崔光弼笑声宏朗,与萧晀相见亲热,把臂入内。

众崔氏子弟也迎着萧琰几人上了石阶,进入大门。

桓门内厅堂东侧的暖阁内已经烧了地龙,众人入内分宾主坐下,笑语相叙喝了两盏茶。崔光弼这才起身邀萧晀入内拜见父亲。

萧晀起身,只带了萧琰随行。

崔光弼心中微讶,却没有丝毫显现。

肩舆一路往北,入内桓门后到了崔氏家主的起居院子。

崔希真今年已经七十一岁,比圣人还大几岁,按理七十应该致仕了,圣人却仍留着他在门下侍中的位置上——朝中内外都清楚,这是要等新皇登基后才退。

他的头发和胡须都已白了大半,精神却很矍铄,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穿一身松绿色宽袍大袖衫,袖摆一直垂到榻上,袍上绣着几朵银线菊,庄重,素雅,清贵。过去的岁月深刻如刀,在他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然而无法掩去他的神采气度,反而因为岁月的蕴蓄更让人觉出一种精深的睿智,令人在他面前就生出一种不可测度的威敬感觉。

萧琰跟随伯父入到暖阁便解下了面具。

崔光弼目光所及便是一震,眼中瞬间掠过惊震、疑惑等情绪,却快不过一眼,便尽数敛去。

“世伯,这是靖西的嫡三子阿琰。——阿琰,前来拜见世伯祖。”

萧晀回首笑容温雅。

萧琰应道“是”,上前行礼拜见。

崔希真笑容呵呵,道:“靖西好福气,有子如晶玉,髓质莹心。”心里已有六七分认定这孩子是李翊浵那个妖孽生的。

虽然容貌只有两三分相似,但那双完全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杏核眼和纯黑眼瞳,还有完全一样的下巴,浅浅的一道凹痕,被那些世家子赋诗为“美人痕”、“迷神颏”的……说这孩子是安平亲生的,他真不信了,就算相貌返祖,眼睛和圣人一模一样,但那“迷神颏”是像谁?圣人可没生了“美人痕”,呵呵。

崔希真虽然年逾七十,目光却还炯炯,自认没到老眼昏花的程度。

他打量萧琰几眼,便觉喜欢。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