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章 好日子(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兄妹俩从竹楼出来时,圆月已悬中天。

正是上元节,府中各处都悬了灯笼,还有各种灯树造型,将偌大的国公府照得璀璨流离,还有隐隐的踏歌声传来。这是上元节最后一夜,府中一些主子懒怠再出去游玩,便在府中兴乐踏歌,府里的仆婢们也趁着上元节踏歌作乐,并趁着此时相亲,很是热闹。兄妹俩前俩晚上都是被邀约在城中观灯踏歌游玩,今夜推拒了所有邀约难得清静,乘着月色漫行漫谈,别有一种逸趣。

萧琮和妹妹一路漫谈步行,没有坐肩舆,不知不觉竟走到了承和院。

萧琰忽然抬眸往前方看去,透过林荫,远远的看见承和院门前的灯树前,一道倩影静静而立:也不知候了多久,白狐毛氅在寒风中起伏摆荡,那人却如月下的一株玉兰花,束素亭亭,临风皎皎,柔和又安静的吐着芬芳。

折出甬路,萧琮也看到了妻子的身影,眸色不由一暖。

萧琰打趣四哥道:“阿兄,我就不送你进门了——有佳人美眷来迎矣。”

萧琮瞪她一眼,“什么佳人美眷,你四嫂的玩笑也敢开。”

说话间疾走几步,向迎上前来的妻子颔首微笑。

萧琰向魏子静合手一礼,哈哈一笑道:“四嫂,我就不进去了啊。阿兄已经安然送返,请查收。”

萧琮哧一声笑,一手虚点着她,“你呀,你呀。”

魏子静也是莞尔,温婉浅笑道:“已经查收。十七妹放心回吧。”说话的声音柔美,又有一种娴静韵味,让人想到无边的夜色。

萧琰微笑向兄嫂拱手,潇洒轻然的转身,踏着月色而去。

这厢夫妻俩相视温情一笑,转身携手入内。

魏子静闻到他身上甘醇的酒气,柔婉声道:“喝了很多酒?想来在那边已经用过醒酒汤了。”

萧琮笑应道:“没事,祁连清酒,不上头。”

说话间他转脸看妻子,见月色下她容颜皎皎如玉兰,安静柔美,如一幅画。想起妹妹说的花最好看,便觉得,其实玉兰才是最美的。

魏子静被他看得脸热,悄柔声道:“怎么?”

萧琮微笑,眼眸浅浅涟漪,仿佛月色撩绕着波光,缱绻出温柔,他紧紧握了一下妻子纤细的手,说道:“阿静,我们要好好的。”

人生遇见合适的人不容易,若能彼此钟情那就更是幸运。

遇见了,就要好好珍惜,好好过。

魏子静不知道丈夫因何突然生出感慨,却能体会出他话中深蕴的情意,纤柔的睫羽轻颤,漾动了眸中一湾月色,轻轻的一个字,却似有百转千回的情意,应道:“好。”

岁月悠长,共白首。

***

正月十六的夜晚,长安的夜比贺州更加璀璨华茂,纵横交错的灿烂灯河,与天上的银河相映,明月圆如银盘,光华铄铄,共同映照出大唐京都的煌煌。

京城莱国公府里也是火树银花的明灿,一更鼓已过,踏歌之声还未休止,未出去游玩的主子们和踏歌的仆婢们都意兴未尽,继续欢乐。前院中莱国公沈纶才送走一位重要的客人,大袖飘飘的往回走,月下只见峨冠宽袍,风姿萧散,俨然林下气度。

朗朗月光映着他白皙脸庞,两道长眉微拢,似乎有着难决心事。

回到书房,他取出拢在袖中的金箔帖,拿在手中打开,里面压印着裴府十一郎裴立之的生辰八字,但只有年月日,缺了时辰。这是世家提亲的规矩,双方若有定亲的意向了,才会给出完整的八字庚帖卜算相合。

裴立之,卫国公世子裴恒的嫡次子,年二十六,未婚。

今夜裴世子造访,就是为裴立之提议亲事。

裴家相中的是他已入道门的女儿,沈清猗沈至元。

裴府是相中了她身为道玄子亲传弟子的身份,未来在药殿必定举足轻重。

此外,清猗在民间是“药王”弟子,治瘟疫有功,又上书创建公利医疗体系,惠及百姓越来越多,在民间的德望很高,各地的药王庙都增加了她的塑像,侍立在药王之后,一起享受生民的叩拜和香火祭祀。这就是立生祠了。不仅有声望可用,而且还能聚集信仰,对个人的福报乃至家族的气运都有好处。

但世家有功名和官身的,朝廷都不允许民间立生祠,若真的德望深隆或功绩卓著,逝后自能进入忠贤祠或忠烈祠享受国家祭祀,不必民间立生祠。这也是限制世家利用生祠谋利。像沈清猗这样的,就是可遇不可求了。

所以结亲后利益是极大,不仅能和药殿联姻,而且还有她本人声望带来的好处,甚至立生祠的福报气运都能沾一点光。这些好处,各个当然世家都看在眼里,不只是河东裴氏。从梁国公世子另立世子夫人后,如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这些世家就已经向他提出结亲之意了。

但沈纶一直按着不动。

因为在女儿和离后,他曾去信问过她的打算——回复说:三年内不考虑婚事。

三年不考虑,那三年后呢?

如今三年已过将近四年,沈纶不能再按下去了。

而河东裴氏这会才出手,足见忍得住。

而越到后面提出,越显得对清猗的尊重和对亲事的慎重。

虽然联姻必定是为家族利益考虑,但裴氏能忍三年到四年才提出,就比别家做得漂亮了。

难怪兰陵之下,就是崔、裴。……世家每高出一分,都不是随意得来的。

沈纶细细忖量着。

在众世家提出的平婚郎君中,比较再三,还真是裴立之最合适。

他已经见过裴立之,风姿俊逸,气度洒脱,论品貌人才都是上选。

更难得的是,此子不慕仕宦,唯好书画金石之道和山水之趣。

若说沈纶以前对女儿了解还有偏差,经历了这么多事,看了如许多,已然对这个女儿有了深入的了解,把握到她的真性情:智略深沉却好清静,不喜尘俗喧嚣,对功名利禄也甚淡漠——选的结亲对象当然要与她志趣相投,不是利益联姻,而是夫妻的美满,否则就不是结亲,而是和女儿结仇了。

如今,他这个女儿已经不需要靠联姻去保护她的母亲,仅以她自己的地位和身上所具的利益,就能让家族不会薄待了她的生母。而她的亲事也不是沈纶一人决定,还要尊重道门的意思,毕竟是她的师门。

以道门一贯保持超然地位的做法,并不乐意与世家联姻。当然这不绝对,还要看当事人的意见。

说到底,清猗的亲事,得看她自己的意思。

沈纶对这件事很谨慎。

事实上他这个女儿身在道门,对沈氏就是最大的利益。家族不需要她去联姻,不联姻才是最好的,如此药殿的利益就不会分薄出去。就以世家最关注的药殿丹药出售分配的比例来讲,哪个世家不想多占一点?虽然各大世家一直在培养自己的炼药师,但能和道门的传承和千年底蕴相比吗?单论药殿出的各种药浴丹就不是世家的药浴熬煮液可比。而同一资质的武者,有药浴跟没药浴不一样,好的药浴跟差的药浴也不一样,谁在这上面优了一步,起跑线就先了一步。

从这些利益来讲,沈氏是不愿意沈清猗再与世家结亲的,哪怕娶一个寒门子弟都好。

但沈纶不能以家族的利益来决定此事。

他们父女的感情原就不深厚,若因婚事再生出龌龊,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沈纶心中忖量一阵,将那金箔页锁入匣中——里面已经搁了七张金箔页了。

她自己的婚事还是她自己决定吧。

沈纶决定不管了。

有智识远见的家族,都懂得何时放手。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