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谁家小姑过青丘(二十一)(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刘康孙笑容还是淡淡地,只是应声道:“要怎么扶助崔贵妃,还要从长计议。不过帮着崔贵妃搬掉几块挡路石头,眼前就有一个机会——崔国舅你看,如今不是端阳快到了么?”

……

………

汴梁的端阳,也是一个极重要的节庆日子。

从初一起,便有一家家吃食铺子,将碧绿可爱的粽子、染过五彩的糯米白团,配上各色香药、蜜糖煎成的果子,装到梅红色的食盒里。

这样的食盒里除了点心与果子,还有一碟碟细切成蓉的紫苏、菖蒲、木瓜,都调上喷鼻香的各色香药,好让人一打开盒盖,就陶醉在那股迷人的浓香里。

对了,就连食盒外面,也要用画扇、银花、五彩缕之类的小物件装点一新啊,否则算什么富丽风流的汴梁?

各大道观寺院,也趁着这个时候,将艾草编的小人、菖蒲扎的斩妖剑、桃板印的天师骑虎符这类应节的玩意准备好,叫道人行童挎了篮子,挨家挨户地叫卖去。就算是往日里再吝啬、再不信神佛的人,见着一个个扎得精巧的小玩意,再看一看当下的节令,总会放软脸上的皮肉,从怀里摸出几个铜钱来。

但是对大宋官家而言,这个端阳节,就是个颇让人尴尬的日子了。

端阳是节日,但也是避忌之日,五月初五,除了在扬子江心铸镜算是好时候外,那艾虎、菖蒲剑、天师符乃至雄黄酒之类,都指向同一个目标。

驱邪、避毒、逐疫鬼!

因此上,禁中每逢端阳,官家便到艮岳的斋馆中养静,而一应驱邪避毒的法事更是不可少,只闻钟磬声声,只见香烟缭绕,就连内宦们走路都踮起了脚。

然而这其中,也有些许不可对人说的禁忌在。

按理说,端阳节也是当今大宋天子道君皇帝的生日。但是谁都知道,为道君皇帝祝寿的天宁节却在十月初十。

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五月初五端阳节,正是一年中瘴疬之气最重的恶月毒日,据说官家继承大统之前,被封端王,也都是因为这个日子而起,却叫赵佶如何对这个节日有好印象?

在汴梁城中,家家户户,都忙着在门首挂各样避毒辟疫的小物件,用粽子、五色糕团和香糖果子供养过往神灵,保佑一家不生时疫。

而富有四海的道君皇帝,却是静坐斋馆之中,默默地搬运精气,匹配坎离。

这一回,他自觉进益不小,等做完晚课时候,早过了华灯初上时候。

到了此刻,原本营造得一派闲雅的斋馆,却让赵佶没来由感到了一阵疲惫与厌倦。

没错,富有四海的宣和天子、道君皇帝,从物质享受的角度上说,应该是这个时空中最幸福的统治者,但是他自己却时常会感到一众忧郁。

好在这位皇帝里的艺术家和浪荡子,为了医治这种心灵上的倦怠,早已安排好了治疗自己的药物。

随着他走出斋馆,早已守候在外的内侍,望着官家的脚步方向,立刻就明白过来,朝外传话:“快把‘鹁鹆青’牵来,官家要去马前街见李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