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悲剧中的闹剧(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kcbook.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哼!”贾珍冷笑算?他们荣国府就一个宝玉?到时候不分家?难道分家的时候说,这是挪用的宝玉的,所以该归宝玉。这话能说?

再说带过门的嫁妆,和悄默声挪用人家银子一样?要是真疼外孙女,又赶着用钱也不是不行,在林姑爷百日里头给宝玉和林姑娘办了喜事,年纪小不圆房也行的。然后明说了用了多少嫁妆。

现在这算?柳家亲事,我看老太太不是想答应,是不敢答应。柳家也不是傻的,林家多少钱,林姑娘多少嫁妆,人家想也想得出来。可不是不敢嫁了林姑娘,要不差出来的财产哪里去了?

说实话,当年我要那边府里挪用了那么多,我也不敢说这个媒。要不丢这么大的人,我们也跟着抬不起头啊。当时以为那边府里弄点就算了,有老太太盯着,大头得给林姑娘留着。

哎!可惜外孙女终归不如银子亲啊。”

尤氏想想林黛玉真是可怜,也叹口气可怜没了父母的孩子。”

贾珍往引枕上靠靠,说可不是。要是个,还能争争,他们也得收敛些。偏是个孤女,争执不得,只能干吃哑巴亏。”

尤氏也感慨林家四代列侯,林老爷又是个二品大员。可惜这么显贵的人家竟然绝后了。”

贾珍冷笑可不是,正好便宜了那边府里啊,这女儿嫁的不亏。所以说这娶才是要紧的。不是看门第看娘家的。林姑奶奶就是太精明,结果就留下一个独生女儿,吃亏也只能怨她的娘。林姑奶奶到了地下也不见祖宗。”

这个因为拐走了,甚至可能绑架了贾蔷的是荣国府出来的龄官。所以贾珍有些迁怒了,有些话平时是不会说的,就算对这妻子。心里想想也罢了。可是今天就说了。

可是这话,让没生育过的尤氏听了很不舒服。没有是尤氏的心病啊。虽然有贾蓉在,她不至于按贾珍说的都不该进祖坟的,可是也是理亏的感觉。

好吧,尤氏安慰,我不生是没办法,也没妨碍别人生。更没弄死贾家的子嗣,也不算我的了。

但是终归听着心里不舒服,尤氏就又换了个话题那大理寺的原大人答应帮忙了么?听说他手下有办案的好手,应该能找到蔷哥儿吧?无不少字”

为了逃避这个话题,尤氏宁可和贾珍讨论贾蔷的问题。毕竟贾珍的轻松不如的轻松重要。

于是贾珍的注意力又转移到贾蔷身上,夫妻两个商议了半夜才睡。

这里贾蔷的事没结尾,这史家来了消息,说不日回京。贾老太太得信很高兴,娘家人离得近总是高兴的。

史湘云听说了,心里很复杂,因为史家回京,必然要接她,虽然现在她住在了李纨这里。不是很满意,但是也比回了史家轻松啊。所以她不想。

可是显然她现在在贾府混得不如意,贾探春不回事总有的没的得排挤。

而宝抛下她搬回家了。剩下林黛玉也刻薄的很,还有那薛宝琴更是讨厌。贾迎春出嫁了,当然有没有她也无所谓,就算她没出嫁的时候。没地方住了,也装不的人,也懒得理她。

还有那贾惜春,没事就跟个哑巴似的,偏一就能气死人。而且和贾探春一样排挤。

既然这样不如家去吧。可是到底家里不如在贾府里生活的自在舒服啊。

不过没人管史湘云想,最多紫鹃听说了史家要,一边庆幸史湘云终于要走了;一边为倒霉的卫若兰哀悼,这次史家估计要执行婚事了,那么可怜孩子你的死期不远了。

说起来卫若兰这孩子就是二了点,别的还不,起码心底不,看着人缘也不。再说长的也很好,性子也温和,有才没才不,起码看着不像有恶习的样子。

结果这么个还没及冠的孩子,因为家里给定了一个克夫的做妻子,就要英年早逝,实在可怜,可惜啊。

不是紫鹃恶毒,紫鹃想想那个说你一定和我一样偷着练针线,并且劝一定白天练防止坏了眼睛的孩子,就也看史湘云不顺眼了。

要是完全不认识卫若兰,只是看《红楼梦》小说时候和现在听说这么个人,至多同情一下这里有个快要死掉的倒霉孩子。

可是偏偏她居然认识了卫若兰,而且那还是个不的孩子,不是说多出色的那种不,是为人本性的那种不。看见一个品行还不的过着逍遥幸福日子的少年一无所知的走向死亡,心里很难不感觉伤感。

虽然卫若兰顶多算个熟人,但是也是一条你看得见的鲜活的生命,还是有锦绣前程和未泯的良心的鲜活生命。作为一个不算冷漠的人都会这样吧,同情,惋惜,还会有些难过吧。

你说她为不嫁给薛蟠啊,反正她那么喜欢薛宝钗,又讨厌薛宝琴,和薛姨妈母女正好合得来么。克死了薛蟠正好为民除害的。

如果能嫁给孙绍祖就更好了,还能救贾迎春一条命,贾迎春再没用,出来嫁给孙绍祖那样的变态,过的再苦也不至于死掉吧。

这个都是紫鹃的怨念,大家可以忽略不理的。

史家还没,贾蔷的事终于有结果了,大理寺和刑部的捕头真的有本事,只要认真办的案子,基本都是能解决的。贾蔷的案子不算多疑难,只是最初贾府想了方向。

所以在刑部某著名神捕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贾蔷。可是,不是贾蔷的人。而是贾蔷尸体。

不说贾府,就是整个京城的富贵人家的圈子都炸锅了。本来以为一个贾府哥的小小的私奔事件,居然是绑架谋杀案,受害人就是这个倒霉的应该和情人在千里之外风流快活的“私奔人员”。

尸体在京城外六十里处一个民宅里。死因据查是——药物过敏。

这个就是说不用杀人灭口,谋财害命的黑暗系推测。根本就是贾蔷少爷对龄官对他使用的迷药过敏,而被迷昏的人也无法述说的不适。或者就是说了,绑架犯们也不听,包括当时的龄官,于是贾蔷就这么死掉了。

这个是讽刺么?为了带着不情愿私奔的情郎私奔,结果把情郎用药物迷昏,结果情郎药物过敏死掉了。是贾蔷太倒霉还是龄官太倒霉?简直是悲剧中的闹剧啊。

这个答案,大家都有些无法接受。宁可贾蔷被谋财害命或者杀人灭口。居然乌龙死掉的,这个心理落差太大。

贾老太太听说了消息,据说心情悲痛,病倒了。紫鹃不厚道的推测是不好见贾珍这个苦主的借口。当然龄官的作为,让荣国府太丢人。才是贾老太太生病根源——如果她老人家真的病了的话。

龄官是从荣国府出来的,贾蔷也是去替元妃省亲买的龄官,然后勾搭上的,最后把命送进去了。虽然贾蔷自然不对,不过按这个社会的规则,这样的事,受指责的却主要应该是龄官。

而龄官的旧主人荣国府也是很丢人的: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等等,估计满城风雨的都是这样的难听话。

一向把面子看的比都重的贾老太太当然受不了了。真病假病吧,反正倒下了,卧床不起了。

贾老太太居然病情严重,不适宜打扰,要静养。这不连薛宝琴都送到李纨处了——李纨母子倒霉了,天天听唇枪舌战。只能暗暗祈祷史家早点上京,史湘云早点回家。

根据不刑部还是大理寺还是京兆府,总之某个主管衙门的调查结果:贾蔷的情妇龄官和贾府逃奴蕊官一起谋划绑架贾蔷,给贾蔷吃了迷药,然后用蕊官所在戏班子的道具箱把贾蔷运出了京城,然后,然后贾蔷死了!

这些戏班子那群人怕了,一哄而散了,只剩下龄官一个人在租用的民房里照顾她“昏迷不醒的情郎”。

好吧,就是说龄官可能是疯了,也可能只是不接受现实,或者想要利用法律不制裁疯子的条款保护——这个看贾珍的态度,别说可能是装疯,就是真的疯了,贾珍也不可能接受龄官无刑事责任的判决的,总之,龄官不承认贾蔷已经死了。

她一口咬定贾蔷只不过是生了她的气,才一直不理她,睡着不起的。

啊,在官府找到的时候,要不是冬天冷,她们租用的民房条件太差没有火取暖,贾蔷的尸体都要腐烂了。还睡着不起,你也要看看有气没气啊。

主犯龄官是束手就擒了,还有从犯若干呢,贾珍现在天天追着刑部还是部门的,要他们尽忠职守赶紧抓捕所有犯人。

王因为这么丢人现眼的事,正好在荣国府展开整风运动。像紫鹃这样经常溜到二门和小厮的都算重犯了。不过现在紫鹃不是贾府的人了,自然也能逃。

再说紫鹃阴暗的想,王受到这次贾蔷事件的启发,其实对林黛玉身边的态度恐怕是越乱越好的,像紫鹃这样不逊又不规矩的丫鬟越多也过分越好。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